12月27日,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及,要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总第95次)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到,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12月28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前期,个别房企由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等因素导致风险暴露。
其称,个别房企出险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积极采取措施,稳妥有序化解风险,满足居民和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市场预期正在逐步改善。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有利于形成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实现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首先:央行全面微调房地产政策,楼市见底
随着信贷政策的稳定,各地房地产稳楼市政策频繁发布,最典型的政策内容是人才补贴,购房补贴,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来,包括桂林、晋江、呼和浩特、荆门、衡阳、开封、南宁、保定、南通海安、重庆璧山和万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六安金寨等在内的20多个城市都拿出了真金白银,以期提振房地产市场。
早在今年10月,哈尔滨就已经出台扶持类政策,对人才和新市民的首套购房补贴,并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年限,被业内认为是首个对楼市调控适度松绑的城市。最近一个月来20多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补贴购房政策,其中主要集中在人才补贴、新城市居民落户购房补贴等方面。
年内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600次,刷新单年历史记录。全年有望超过630次。
11月来,房地产政策整体出现转向。
其次:房地产市场趋势转变,市场见温
前11月房地产销售历史首次突破16万亿,全年有望突破18万亿。
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581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4%,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2.6%。商品房销售额161667亿元,增长8.5%;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7.8%。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9.3%,办公楼销售额下降3.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2.2%。
1—11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50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销售额92313亿元,增长11.8%。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4727万平方米,增长9.0%;销售额33218亿元,增长11.1%。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2515万平方米,增长1.2%;销售额31475亿元,增长0.7%。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5844万平方米,下降7.5%;销售额4660亿元,下降11.0%。
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0165万平方米,比10月末减少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99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14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26万平方米。
统计局:2020年商品房销售额173613亿元增长8.7%,2021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61667亿元,增长8.5%;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7.8%。
第三:2022年整体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谷。
房地产调控继续重磅施压,但整体看,底部已经出现,市场有望在2022年初有所缓解
经过几年的深度调控,房地产市场显现出一些疲态,加之相关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融资端的监管,让企业压力倍增,新房降价销售的现象在一些城市和区域逐渐增多。面对这波房价下降,一些城市开始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出台“限跌令”城市数量明显增多,包括鄂州、东阳、张家口、菏泽、岳阳、昆明、沈阳、江阴、桂林、株洲、唐山等。已经超过21个城市!
近两年来楼市调控越发严格。一边是对热点城市的新房、二手房的“限价令”,很明显,房价大涨会放大金融风险,而房价断崖式下跌也同样不是稳定,也会影响波及金融系统。
最近全国多个城市新房的“限跌令”,表面是部分房企在负债高压下抢跑,背后其实进一步说明了“稳定”是楼市最确定的关键词。
2022 年房地产市场将在今年下半年的低位上逐步修复,修复需要时间,修复过程可能有短暂波动,但最终将回归平稳均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