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民族文化宫经贸发展总公司北京宾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地址)

今年恰逢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20周年,也是张镈(1911-1999)辞世20载。如果从1940年代张镈主持中轴线建筑测绘到1999年辞世,他为北京城的建筑贡献有近60载。


张镈


张镈是谁?张镈曾用“曲折的学历”讲述自己的学习生涯:3岁读方块字、5岁随表兄读私塾、9岁到12岁请老秀才教四书五经,同时接受“填鸭式”英文学习,他共读过6所中学,在大哥张锐的启发介绍下,选择了建筑专业。1932年,转入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直到1934年毕业被基泰工程司选中,开始了在该事务所长达17载的设计生涯。1994年2月,张镈著《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出版,其中有一段专门介绍基泰工程司的经历,讲述他1941年1月-1948年12月出任华北基泰主持人所做主要工作。今天看来,张镈为北京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正申报的中轴线整体“申遗”,是早就有非凡贡献的,此举应让更多的公众知晓。


“国庆十大工程”之首的人民大会堂,每年迎来“两会”及国家一系列重要会议。1999年6月23日,是世界建筑界的重要时刻,上午9时在这里召开了有7000人参加的国际建协北京盛会。也许占一定数量的中外建筑师并不知晓这宏伟殿堂的设计出自何人?更不知在会议召开之时,它的设计者张镈已重病在身,他的生命距终结只有一周时间。那一天,我与几位同事,推开了张镈先生在同仁医院住院部的病房房门。当时我们就想要在这一天陪伴张镈先生,听他再讲述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当我将人民大会堂与民族文化宫两个项目“中国20世纪建筑艺术奖”的奖杯呈给他时,张镈很激动,他连连表示一个建筑师之所以作品受到表彰,贵在他得到社会认同,建筑师要敢于突出设计个性加强艺术修养,唯有这种以社会责任当先的心态,才可使作品艺术魅力得到永恒。


作为“国庆十大工程”的民族文化宫的建筑艺术价值也非同小可,其设计是张镈的另一力作,其影响力早已走出国门。民族文化宫的建设源于毛泽东主席的一个设想。1951年,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每年都有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到首都北京参观访问。建一座民族文化宫,不但可以作为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而且还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同胞的活动中心。”毛主席的这个设想提出后,政务院将民族文化宫的筹建工作交给了中央民委,当时的任务是尽快拿出一套民族文化宫的设计方案交上级审查,设计任务落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镈身上。经过大约16个方案比选后,基本确定了中间为高层塔式建筑,两翼对称,平面呈“山”字形,集亭台楼阁塔于一体的设计方案。民族文化宫从1958年开工到1959年8月建设基本竣工至今的60年历程,不仅成为20世纪50年代北京“国庆十大工程”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还在其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阐释着中国的民族政策,反映了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文化宫主楼13层,高68米。墙面嵌白色釉砖,飞檐楼顶冠以孔雀蓝玻璃瓦,建筑造型别致,显得挺拔秀丽,成为令人赞叹不已的传统文化艺术珍品。如今,它曾被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列为新中国第一宫;1994年在北京“我喜爱的民族风格建筑”评选活动中,荣列五十座中选建筑之榜首。


张镈系我国第二代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自1934年加入当时全国最著名、最大规模的基泰工程司设计机构至辞世,一直被业界奉为最有创新思想及设计技艺强的大师。(金 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