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业被稽查原因的分析
接到税务稽查通知,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有人举报,出了什么问题?
例行检查,轮到我们;
税务局又完不成任务了,来要钱了;
我们公司报税有异常,被盯上了;
可能专项检查,抽上我们了;
随机检查,走走过场;
发现我们偷税的痕迹了;
其他家有问题,牵扯到我们了;
以前就经常来,跟以前一样;
企业被稽查的原因
随机选案——碰运气;
接受举报——信息保密;
上级交办——低调做人;
协查——善意;
专项检查——以逸待劳;
纳税评估——技术分析;
二、纳税评估常用分析指标
(1) 税负率指标
流转税税负率、所得税税负率、整体税负率等
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收入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税负率有19个大行业,最重要指标。
横向、纵向比较;税负率预警。
(2)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3) 成本(收入)费用率
成本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收入)
(4) 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5) 能耗率(投入产出分析)
能耗率=本期外购(水、煤等)数量/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增值税应税收入
(6) 运费率
运费率=本期运费发生额/[本期存货购进额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增值税应税收入]
(7)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8) 预收收入比率
预收收入比率=预收账款余额/本期收入
三、税务稽查工作流程及稽查部门内部职能划分
税务检查职责范围划分
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是指税务机关清理漏管户、核查发票、催报催缴、评估问询,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等不涉及立案与系统审计的日常管理行为,是征管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能和管理手段之一。
日常性检查及处理由基层征收管理机构负责。
立案检查
立案检查是对已存在税收违法嫌疑,需要专业部门和人员进行检查以确定其违法事实的一项工作。
税收违法案件的查处由稽查局负责。
专项检查
系统审计就是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会计信息,以及履行纳税义务情况所进行的全面检查。
专项检查部署由稽查局负责牵头统一组织。
稽查部门的职能
管理与检查并举,省以上侧重管理,兼具检查,地(市)以下侧重检查,兼具管理。检查职能是根本,管理职能是前提。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
机构设置
总局稽查局机构设置:综合处、制度处、系统处、稽查一处、二处、三处、协查处、举报中心
四、税务稽查基本方法
1、税务稽查理论常用方法:
2、税务稽查实际常用稽查手段:
稽查结论分析与应对策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