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毛利怎么计算(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利润怎么算)




今天参一个关于“身份”的话题,个人有个人的身份,企业也有企业的纳税身份,到底何以立身呢?




企业应如何选择增值税纳税人的身份?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利弊对比分析


近些年,不少企业财务人员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财务人员作为企业老板的战略合作伙伴,需要与老板同频思考,甚至有的专业问题要比老板都先知先觉,未雨绸缪,在税务管理与筹划中先想一步。


本文就分析一个财税管理实务中常见的问题:企业在成立之初,到底应该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呢?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每种纳税人身份都会有其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那到底各有什么利弊呢,下面就增值税税负及其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给企业财务与老板在对企业进行身份选择的决策时提供参考。


一、纳税人身份选择时对增值税税负的考量


根据会计核算水平和经营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适用不同的增值税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如果用一般计税方法,税率分为13%、9%、6%和零税率,是以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为最终应纳税额,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能够降低税负,缺点在于适用税率往往较高;小规模则适用简易征收办法,适用3%的征收率,优点在于税率低,但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由此可知,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孰优孰劣的决定因素在于增值率。增值率高的纳税人可以抵扣的进项少,应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尽量利用税率低的优势;增值率低的纳税人拥有较多的进项可供抵扣,应选择一般纳税人,最大限度利用进项抵扣的优势。


那么,这个分水岭在哪里?税负无差别点的增值率为多少?通过一个案例来具体计算。


案例:假设某服装公司是一家销售服装的企业,毛利率为48%,该公司应该如何选择纳税主体,用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以达到增值税税负率最低?


分析: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计算税负平衡点,即什么情况下小规模身份与一般纳税人身份的增值税税负相等?


假设毛利率为X,该业务对应的一般计税方式下增值税税率为R,则在税负平衡点,R-(1-X)*R = 3%*(1-X),计算得到X= 3%/(3% R)。在该案例中,R=13%,则X=18.75%。也就是说,当毛利率大于18.75%时,仅增值税而言,小规模身份的税负要比一般纳税人身份的税负要轻;当毛利率大于18.75%时,相反,小规模身份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当R=10%时,税负平衡点的毛利X=7.69%;当R=6%时,X=33.33%。


二、纳税人身份选择时对行业特点的考量


除了税负率,所处行业的特点也是纳税人身份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比如地产行业,因其是资本密集性行业,资产体量动则上亿,规模上与小规模身份不匹配,即使一开始利用无销售时期小规模的身份,享受了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的特殊优惠,但对后期增值税的进项扣除、土地增值税的成本抵扣,都有很大的风险,因此,一般房地产开公司一开始就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再比如,餐饮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行业,从增值税的安全性和属于终端性消费的角度看,许多经营项目即使消费者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可能也不允许抵扣,也就是你开具的是否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区别,那么只需要考虑税负率的比较就可以了。


三、身份选择时对合作对象特点的考量


如果企业的供应商大多是一般纳税人,则购入的材料和资产,取得进项发票可以抵扣税额,这种情况一般申请为一般纳税人可以充分享受抵扣,最后税负不一定比小规模身份的税率高;如果供应商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主,没有进项可以抵扣,则申请小规模身份相对税负较低。


另外,要看客户的身份是以一般纳税人为主,还是以小规模为主。如果客户大多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主,不需要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以申请小规模纳税人,给客户开具普票即可。目前的规定是小规模也可以自行开具发票,在这方面基本不受身份限制。


四、纳税人身份选择时对企业预计收入成本情况的考量


企业如果在短期内将有大额销售实现,预计会超过500万,则没必要先登记小规模,因为被动升为一般纳税人后,小规模期间的进项税还不能抵扣,对企业也是一种损失,如果企业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并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进项较多,则建议直接申请一般纳税人,避免这些进项成为沉没成本。


除了收入、成本的大小预测,还会涉及战略问题,即如果要进行拓展客户、融资等扩张性的操作,则纳税贡献度也是一个因素,如果一味降低税负,则对其品牌宣传不一定是好事。



五、总结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企业成立之初,企业有一定的选择权。小规模纳税人满足条件后可以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还是文章一开头的那句话,“欲思其利,必虑其害”,两种身份都是有利有弊。 仅就降低增值税税负的角度,很容易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但这并不足以支撑一项决策。因为还要对比其他影响利润的因素以及非量化的因素。比如行业本身的特点、合作对象的需求、战略规划的匹配度、以及经营者的风险偏好等等,从而选择合适的纳税人身份,最终达到各个利益相关者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