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职工医保待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压力,2021年4月22日,国务院印发《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要进行职工医保改革,其中改革个人账户记账和使用方式,以及建立门诊统筹机制是这次改革的中心。
从2021年底一直持续到现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已经出台了医保改革方案,不过各地政策生效的时间不一致,新规一出后,有很多人都抱怨,每月医保卡的打钱金额减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参保职工的医保卡个人账户有什么变化?
职工医保由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两部分组成,单位缴费比例为7%,个人缴费比例为2%,在医保改革实施之前,个人缴费的全部和单位缴费部分的30%进入职工个人账户;改革后,单位缴费部分不再打入职工医保卡,只有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进入职工个人账户。
举例来计算,某参保职工小李,医保缴费基数为5000元,改革之前每月医保卡打钱金额为:5000×2% 5000×7%×30%=205元;改革之后,每月医保卡入账金额为5000×2%=100元,每月减少105元,一年减少1260元,所以,职工医保账户的返钱金额确实减少了。
第二,退休人员的医保卡个人账户有什么变化?
社会保险法规定,如果在职时医保累计缴费年限达到当地政策规定的年限,通常是男性累计缴费满30年或25年,女性累计缴费满25年或20年,退休后就能终身享受医保待遇,包括医保卡返钱和住院报销的待遇。
医保改革之前,多地退休人员的医保返钱金额跟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比如山西省,是按照本人养老金的5%返还医保费,且医保返钱金额每年都会随着养老金上调而增加。2021年山西省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是3303元,以平均水平计算,退休人员每月医保卡打钱金额为3303×5%=165.15元。
医保改革之后,个人账户资金改为定额划入,划入额度逐步调整到统筹地区根据本意见实施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即返钱金额不会逐年增加。还是以山西省为例计算,每月返钱金额为3303×2%=66.06元,比改革之前减少了99.09元,一年减少1189.08元。
不过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各地具体划定标准略有差异,比如,广东省退休人员的定额划入额度为2021年各地市基本养老金月平均金额的2.8%;上海和北京设置了具体的划入金额,上海具体标准为74岁以下1680元/年,75岁以上1890元/年。北京不满70周岁的按100元/月标准划入,70周岁(含)以上的按110元/月标准划入。
虽然进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减少了,但改革后新增的这2项福利,让参保职工很受益:
第一,门诊费用可以报销了
过去,不管是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还是职工医保,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医保只能报销住院费用,经过这次改革后,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也可以享受报销待遇了。不过医保改革后,各地的起付线、报销上限和报销比例不同。
以山东省为例,起付标准实行当年度累计计算,不高于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2%,2021年和2022年的工资数据还没有出炉,而2020年度山东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4906元,肯定会低于2022年的实际水平,则计算下来门诊待遇起付线最低为1489.12元;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为在职职工不低于50%,退休人员不低于5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左右,计算下来,年度报销上限最高至少在3745元,这波操作实际上就是整合个人账户资金,用来增强做大统筹基金,让真正的患者享受更多的优惠。
第二,个人账户资金可以全家共济
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是专款专用的,不能用来提现或者购买保健品,在职工医保改革之前,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来用支付自己在定点药店和医疗机构产生的费用,这导致一些身体康健的人,医保个人账户积累了大量余额;但年老体弱的人,个人账户的钱不够花,造成了医保基金的浪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