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南昌综合保税区获批,为南昌“十三五”开了一个好头,也为大昌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高起点。依托综保区,南昌将规划设计江西国际商务中心,打造一流的跨境商务服务平台,形成全省跨境物品集散中心。
南昌综合保税区获批 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
根据国务院批复,南昌综合保税区总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其中区块一为原南昌出口加工区A区,区块二位于临空经济区内。南昌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后,原出口加工区未纳入综合保税区的区域围网予以撤除。
国务院批复明确要求南昌综合保税区应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地方政府要严格履行土地利用报批手续,拟定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海关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促进南昌综合保税区健康有序发展。
打造一站式、体验式商业消费中心
去年,南昌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就曾公示。根据规划,南昌综合保税区形成“一心一轴、一环两区”空间结构。一心:以综合办公、娱乐康体、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综保区的配套服务中心。一轴:综保区发展轴,沿综保大街发展一系列商业服务、综合办公、保税服务以及口岸作业等功能,形成综保区重要的横向发展轴带。一环:沿新昌铁路专线、金山大道、福银高速构建100米左右的生态绿环,形成基础设施廊道。两区:指海关监管区以及综保配套区。
南昌综合保税区产业定位主要是大力发展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和保税服务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展示交易、名品折扣、跨境电商、信息服务和检测维修等业态,将综保区打造成为昌九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多业态综合、一站式、体验式商业消费中心。
力争更多“高大上”项目落户
此前,经开区、临空经济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合一”统筹大昌北,已成为共识。在南昌“十三五”规划中,大昌北也成为重中之重。据悉,南昌市将制定大昌北地区产业规划,南昌光谷、新能源汽车城、桑海新药谷等重磅项目都将落子于此。
同时,南昌将聚焦综合保税区建设,依托综保区,规划设计江西国际商务中心,打造一流的跨境商务服务平台,形成全省跨境物品集散中心。
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临空经济区将更加聚焦综保区,紧紧围绕一旦获批迅速封关运行的目标,按照“区内区外同步,相互交叉依托”的开发思路,在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的同时,量身订制一系列招商引资策略,突出资本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的方向,不断丰富“重资本、轻资产”招商的操作路径,重点跟进突破LED和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产业,力争更多符合要求的“高大上”项目和强链、补链项目落户综保区。
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记者了解到,综合保税区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涵盖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功能和优惠政策。
比如说,在日常的进口贸易中,进口企业为了使产品更加符合当地市场的需要,通常会在商品流入市场前进行加工或组装,企业在进行这一系列操作时按规定需缴纳税款。综合保税区建立后,进口企业在区内进行商品的加工、组装和再包装时无须再缴纳税款,“这样一来,进口企业的成本就会降低,利润增加。”
转口贸易也是综合保税区的一大功能。“如果一家美国企业在综合保税区采购了产品,要销往非洲或是欧洲,无需再运到美国,在综合保税区直接分发就可以了,省下的物流成本也不小。”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表示,设立综合保税区,将能使南昌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极大促进南昌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进程。
家门口可优惠买进口货
保税区内的境外商品入区不等于出口,只需办理备案手续,展示商品在保税区的展厅内也属保税货物,有成交再报关进口或复出境外,这样与其他设在非保税区内的展示中心相比,就可降低经营风险,增加经营的灵活性。有业内人士表示,南昌设立综合保税区会给本地及周边消费者带来更优惠的国际化购物选择,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链接
综合保税区是参照保税港区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我国境内除上海自贸区以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