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中药材进口关税税率是多少(中国药品进口关税税率)


调整后,除境外没有生产的安宫牛黄丸等我国特产药品、部分生物碱类药品等少数品种外,绝大多数进口药品,特别是有实际进口的抗癌药均将实现零关税。


这一消息对于中国癌症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


那么,此次零关税涉及哪些药品?进口抗癌药价格为何高不可攀?癌症患者的家庭负担能否真正降低?



零关税涉及抗癌药主要以化疗药物为主

5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项药品进口关税。具体税目及税率调整情况如下:





媒体通过梳理“进口药品最惠国暂定税率调整表”名单可发现,此次调整共涉及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抗癌药、抗疟药(青蒿素)、抗炎药(磺胺类药品)、中药等多类药品,且以抗生素类药品居多。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涉及的进口中药、清凉油、药酒大多产自中国香港,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而零关税涉及的抗癌药主要以化疗药物为主,未包括小分子靶向类药物。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由于我国药品整体研发能力仍然不强,抗癌药以进口和国内外资药企生产为主,现在我国也有部分本土药企在生产自主研发的抗癌药,但由于国内抗癌药生产所占比例很小,抗癌药进口是否实施零关税对这一市场格局的影响并不大,而对于青霉素类药品,在我国的研发已较为成熟,市场占有率较高,对于这类药品,引入进口药旨在与国内药品相竞争,以此在提升药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药品价格。


进口抗癌药仅降到“零关税”还不够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癌症数据,癌症新发人数为每年368万,成为威胁中国人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也由此产生了对抗癌药物包括进口药物的巨大需求。统计显示,我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约一半依赖进口。进口抗癌药物多是“天价”,特别是进口靶向药,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相关资料显示,一些抗癌药贵到一粒药就5000块钱,一些国外的原厂药在我国价格为5000元一盒(每盒10粒),一个月的费用就达到1.5万元。


以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为例,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陈文明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支3.5毫克的进口药硼替佐米价格是6116元,一般一个疗程使用4支,9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药品总价为220176元。



进口抗癌药为啥这么贵?据了解,进口抗癌药在到达患者手里之前,要缴纳关税、增值税,同时还要经过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除此之外,研发成本、知识产权专利都会影响抗癌药价格。


据业内人士估计,2017年我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元,其中一半左右依赖进口。根据财政部2017年最新关税税率,我国进口药品最惠国税率为2%-4%。这也就意味着,进口抗癌药零税率可为每个患者平均减少约400元药费。



然而,进口抗癌药在零关税之后,销售环节还有17%的增值税,这是压在患者身上更重的负担。这项税率在欧洲各国的平均水平为8.8%,美国、澳大利亚为0。


“进口抗癌药仅降到‘零关税’还不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多环节、多渠道层层压减进口抗癌药品价格。”前不久,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打出了组合拳,“要让患者及家属对急需的进口抗癌药价格降低有切实感受!”


专家认为,相较于进口关税,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对于缓解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意义更大。“较大幅度”到底是多少,是不是也有可能降为零,值得期待。


除了税负原因,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也是肇因。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到,“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此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各种措施综合考虑,此次出台的政策将使进口抗癌药降价至少20%。”



医保局对药品价格管理将更具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昂的进口抗癌药价下,癌症患者的用药负担到底能否真正降低?


2017年,财新传媒旗下医疗健康新媒体健康点与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共同发起的“价值医疗变局——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课题成果显示,在经过医保报销之后,肿瘤患者接受诊断、治疗的平均总自付金额仍高达14万元,若是接受靶向治疗,平均总花费约为22万元;分别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75倍、2.7倍。


相关药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进口药物除了医保谈判的价格明显下降外,其他品种价格依然很高。


上药控股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华佳此前在接受健康点采访时表示,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后,随着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的划入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后,对药品价格管理将更具话语权。



事实上,为降低抗癌药物价格,我国就曾启动国家医保价格谈判,以国家的名义与跨国药企谈价,用市场换价格,用团购的方式促降价。经过谈判,已有近20种抗癌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际市场价格。


另外,2017年7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将36种谈判药品纳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其中包括15个肿瘤治疗药,涉及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骨髓瘤等常见癌种。


这些举措大大减轻癌症患者负担。这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到了:“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降低药价关键在于国内药企创新能力

有分析指出,国内药企近年来虽然也在加大抗癌药的研发力度,但成效不佳,仿制药生产能力有限,我国在癌症治疗上对进口药的依赖程度较高,缺乏国内市场竞争对手是其价格昂贵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进口药价格高企的底气来自他们的独创性,而真正从根本上降低药价,关键还在于提升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打破垄断。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尹莉芳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原研新药价格高企,实际是保护创新的产物。国外原研药开发成本高达十亿美元,药企想要保证持续创新的能力,就必须维持必要的价格。因此,在专利保护期内,原研药的价格由开发企业说了算。在专利到期后,相关药企也会保证利益最大化。


目前,国内的新药研发基本借鉴了国外思路,谁研发、谁投资,谁就受益。


新药研发企业盛世泰科CEO余强介绍,根据不同的治疗领域,药品研发费用占比大概在30%-70%,在国内研发一个小分子抗癌药至少需要1到2亿元,7到10年时间。


但是,目前我国的新药审批周期过长、药品采购层层把关、道道设卡。据介绍,国内市场不能及时买到国外新药,根本原因因为国外新药进入中国很难,要在中国人身上再做一次临床试验,会产生6到8年的“药滞”周期。但是,专利保护期那么短,“药滞”现象会大幅增加新药成本,导致很多药企甚至放弃了中国市场。


另外,国产原研新药也不能尽享专利制度带来权益保护,无法快速进入医保目录和医院采购清单。



基于此,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到了“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以及“对在中国与境外同步申请上市的创新药给予最长5年的专利保护期限补偿。”


“抗癌药物零关税,以及前不久推出的药物审批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推进创新药物在中国的上市速度,也说明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推动药品升级。”丹麦著名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临床研究高级总监韩立军认为,这些措施不仅吸引了国外药企,也推动国内企业的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