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有哪些2020)

一、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原则


企业申报的扣除项目和金额要真实、合法。所谓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 已经实际发生;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法的规定,若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 应以税收法规的规定为标准。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外,税前扣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费用应在发生的所属期扣除,而不是在实际支付时确 认扣除。


2.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发生的费用应当与收人配比扣除^除特殊规定外,企业发生 的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3. 相哭性原则,是指企业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人直接 相关。


4. 确定性原则,是指企业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5. 合理性原则,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 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二、扣除项目范围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 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实际中,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时还应注意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K分收益性支出和 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人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第二,企业的不征税收人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第三,除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 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街,不得重复扣除。


1.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 他耗费,即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提供劳务、转让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


企业必须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合理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 直接计人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D间接成本是 指多个部门为同一成本对象提供服务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种投人可以制造、提供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劳务的联合成本。


直接成本可根据有关会计凭征、记录直接计人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 中。间接成本必须根据与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成本计算对象的产量等,以合 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哭成本计算对象中。


2.费用,是指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 (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销售费用,是指应由企业负担的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广告费、运输费、 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保险费、销售佣金(能直接认定的进口佣金调整商品进价成 本)、代销手续费、经营性租赁费及销售部门发生的差旅费、工资、福利费等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组织经营活动提供各项支援性服务而发 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经营性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 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其他非资本化支出。


3. 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増值税以外的企业缴纳的各顼 税金及其附加。即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 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这 些已纳税金准予税前扣除。准许扣除的税金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发生当期扣除;二是在 发生当期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在以后各期分摊扣除。


4. 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 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 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 计入当期收入。


5. 扣除的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 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au


三、扣除顼目及其标准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项目可按照实际发生额或规定的标准扣除。


1.工资、薪金支出。


(1)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工资、薪金支出是企业每一 纳税年度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 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是受雇 有关的其他支出。


合理的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 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芜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 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① 企业制定了较发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② 企业所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③ 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④ 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⑤ 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2) 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 超过部分,不得计人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 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 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 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 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4)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关于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为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激励与 约束机制,就上市公司实施股枚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规定如下:


上述所称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中规定的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 (以下筒称激励对象)进行的长期性激励。股权激励实行方式包括授予限制性股票、股票 期权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限制性股票,是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激励对象 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从上市公司获得的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股票期权, 是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上市公司按照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 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上市公司依照《管理办法》要求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并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 有关规定,在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时,按照该股票的公允价格及数量,计算确定 作为上市公司相关年度的成本或费用,作为换取激励对象提供服务的对价。上述企业建 立的职工股权激励计划,其企业所得税的处理,自2012年7月1日起按以下规定执行:


① 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立即可以行权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实际行权时该股票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计算确定作上市公司工资 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② 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需待一定服务年限或者迖到规定业绩条件(以下简称等 待期)方可行权的。上市公司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年 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在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权后,上市公司方可根据该股票实 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及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 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③ 上述所指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以实际行权日该股票的收盘价格确定。


(5) 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2015第34号公告规定,列入企 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 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 3号)第一条规定的合 理工资、薪金支奥条件,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不能伺时符合上述合理工资、薪金支出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税函[2009] 3 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6) 企业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支付汇缴年度工资薪金税前扣除。企业在年度汇算清 缴结束前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已预提汇缴年度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


(7) 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_X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分两种情况按规定在税前扣 除: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应作为劳务费支出;直接 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 出的费用,准予计人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标准扣除,未超过标准的按实 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


(1)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① 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 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 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劳务费等。


② 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市性福利,包括 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 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 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③ 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 假路费等。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 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 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2)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 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人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


(3)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 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 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髙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 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 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 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 27号)规定,可以全额在企业 所得税前扣除。软件生产企业应准确划分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支岀,对于不能 准确划分的,以及准确划分后职工教育经费中扣除职工培训费用的余额,一律按照工资 薪金总额2. 5%的比例扣除。


核力发电企业为培养核电厂操纵员发生的培养费用,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 第29号第三条规定,可作为企业的发电成本在税前扣除。企业应将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 与员工的职工教育经费严格区分,单独核算,员工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得计 入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直接扣除。


上述计算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上 述第1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 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饬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 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 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 的五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 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 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 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 费准予扣除。


(3)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 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2. 利息费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利息费用,按下列规定扣除。


(1)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 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所谓金融企业,是指各类银行、保险公司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金融业务的非 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国家专业银行、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其他综合性银行;还包括全国性保险企业、区域性保险企业、股份制保险企业、 中外合资保险企业以及其他专业性保险企业;城市、农村信用社、各类财务公司以及其 他从事信托投资、租赁等业务的专业和综合性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是指除上 述金融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企业或组织。


(2)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 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


鉴于目前我国对金融企业利率要求的具体情况,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 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以证明其利息支出 的合理性。


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中,应包括在签订该借款合同当时,本省任 何一家金融企业提供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该金融企业应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可以从事贷款业务的企业,包括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 款利率是指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担保以及企业信誉等条件基本粗同下,金融企 业提供贷款的利率。既可以是金融企业公布的同期同类平均利率,也可以是金融企业对 某些企业提供的实际贷款利率。


(3) 关联企业利息费用的扣除。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 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①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 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 以后年度扣除。


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ii,除符合下面第②条规定外,其接受关联方债权 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金融企业5:1;其他企业2:1。


② 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 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 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③ 企业同时从事金融业务和非金融业务,其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应按照 合理方法分开计算;没有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的,一律按前述第①条有关其他企业的 比例计算准予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


④ 企业自关联方取得的不符合规定的利息收人应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4) 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的扣除


① 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企业所 得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 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 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② 企业向除①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 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准予扣除。


条件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条件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3. 借款费用。


(1)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2) 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 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 予以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 息,可在发生当期扣除。


(3) 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吸收保户储金等方式融资而发生的合理的费用 支岀,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财务费 用,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4. 汇兑损失。


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 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 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5. 业务招待费。


(1)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2) 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 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殷权转让收人,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3)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 的60%计人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6.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1)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人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 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2) 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 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收人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 对签订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分摊协议(以下简称分摊协议)的关联企业,其中 一方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税前扣除限额比例内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 出可以在本企业扣除,也可以将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按照分摊协议归集至另一方扣除。另 一方在计算本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额时,可将按照上述 办法归集至本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计算在内。


(4)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人企业筹办费,可按上述规定在税前扣除。


(5) 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岀, 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广告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已实际支付费用,并 已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7. 环境保护专顼资金。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顼资 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D


8. 保险费。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9. 租赁费。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1)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经 营性租赁是指所有权不转移的租赁。


(2)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人固定 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与一项资产 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


10. 劳动保护费。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岀,准予扣除。自2011年7月1日起,企业根据其工 作性质和特点,由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员工工作时统一着装所发生的工作服饰费用,根 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作为企业合理的支出给予税前扣除。


11. 公益性捐赠支出。


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 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贈。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年 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结转扣除。年度利润总 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未在当年税前扣除的部分,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扣 除,但结转年限自捐赠发生年度的次年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三年。企业在对公益性 捐贈支出计算扣除时,应先扣除以前年度结转的捐赠支盅,再扣除当年发生的捐赠支出。


(1) 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向 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具体范围包括:


① 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②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③ 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④ 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捐贈住房作为廉租住房的视同公益性捐赠按上述规定执行。


(2) 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① 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


② 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且不以营利为目的。


③ 全部资产及其增值为该法人所有。


④ 收益和营运结余主要用于符合该法人设立目的的事业。


⑤ 终止后的剩余财产不归属任何个人或者营利组织。


⑥ 不经营与其设立目的无关的业务。


⑦ 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⑧ 捐赠者不以任何形式参与社会团体财产的分配。


⑨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民政部门等登记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3) 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接受捐赠时, 捐赠资产的价值,按以下原则确认:


① 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算。


② 接受捐贈的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计算。捐赠方在向公益性社会团体 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捐赠时,应当提供注明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公允价值的证明,如果不能提供上述证明,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 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不得向其开具公益性捐贈票据。


(4) 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接受捐赠时, 应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分別使用由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印制的公益性捐 赠票据,并加盖本单位的印章;对个人索取捐赠票据的,应予以开具。


(5) 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群众团体,应按照管理权限,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税务部门分别每年联合公布名单。名单应当包 括继续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新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群众团体,企 业和个人在名单所属年度内向名单内的群众团体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按规定进 行税前扣除。


(6) 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公益性群众团体,应取消其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① 前3年接受捐赠的总收入中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比例低于70%.的。


② 在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时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③ 存在逃避缴纳税款行为或为他人逃避缴纳税款提供便利的。


④ 存在违反该组织章程的活动,或者接受的捐贈款项用于组织章程规定用途之外的 支出等情祝的。


⑤ 受到行政处罚的。


被取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群众团体,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7) 对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照财政、 税务部门联合发布的名单,接受捐赠的群众团体位于名单内,则企业或个人在名单所属 年度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接受捐赠的群众团体不在名单内, 或虽在名单内但企业或个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属于名单所属年度的,不得扣除。


12. 有关资产的费用。


企业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准予扣除。


13. 总机构分摊的费用。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 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 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14. 资产损失。


企业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 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15.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其他项目。如会员费、 合理的会议费、差旅费、违约金、诉讼费用等。


16.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 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① 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 (含本 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人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 算限额。


② 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 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人金额的5%计算限额。


(2) 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 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 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 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3) 企业不得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计人回扣、业务提成、返利、进场费等费用。


(4) 企业已计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当通过折 旧、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5) 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并如实人账。


(6) 企业应当如实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当年手续费及佣金计算分配表和其他相 关资料,并依法取得合法真实凭证。


(7) 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如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 卡等),需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其实际发生的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支 忠,不超过企业当年收入总额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8) 从事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如证券、期货、保险代 理等企业>,其为取得该类收人而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 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17.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規定,并实际 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


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 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18. 维简费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维简费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作为当期费用税前扣除;属于 资本性支出的,应计人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 在税前扣除。


自2013年1月1日起,除煤矿企业继续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煤矿企业维简费和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 年第26号)外,其他企业按以下规定执行^


(1)企业按照有哭规定预提的维简费,不得在当期税前扣除。


(2)本规定实施前,|业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且已在当期税前扣除的维简费,按以下 规定处理:


① 尚未使用的维简费,并未作纳税调整的,可不作纳税调整,应首充抵减2013年实 际发生的维简费,仍有余额的,继续抵减以后年度实际发生的维简费,至佘额为零时, 企业方可按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各自的规定处理;已作纳税调整的,不再调回,直 接按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各自的规定处理。


② 已用于资产投资并形成相关资产全部成本的,该资产提取的折旧或费用摊销额, 不得税前扣除;已用于资产投资并形成相关资产部分成本的,该资产提取的折旧或费用 摊销额中与该部分成本对应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已税前扣除的,应调整作为2013年 度应纳税所得额。


19. 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棚户区改造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


(1) 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工矿(含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林区棚户区改 造、垦区危房改造并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 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是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岀。


① 棚户区位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市政公用、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缺乏城镇 依托的独立矿区、林区或垦区;


② 该独立矿区、林区或垦区不具备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条件;


③ 棚户区市政排水、给水、供电、供暖、供气、垃圾处理、绿化、消防等市政服务 或公共配套设施不齐全;


④ 棚户区房屋集中连斥户数不低于50户,其中,实际在该棚户区居住且在本地区无 其他住房的职工(含离退休职工)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不低于75%;


⑤ 棚户民房屋按照《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评定属于危 险房屋、严重损坏房屋的套内面积不低于该片棚户区建筑面积的25% ;


⑥ 棚户区改造已纳人地方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由地方政府 牵头按照倮障性住房标准组织实施;异地建设的,原棚户区土地由地方政府统一规划使 用或者按规定实行土地复垦、生态恢复。


(3) 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企业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其户区改造支岀,同时符合上述第(2)条规定条件的书面说明材料。


20. 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


尚2014年3月1 0起至2018年12月31日,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 准备金命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按以下规定处理。


(1) 金融企业根据《贷款M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17] 54号对其涉农贷款和 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照以下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 税所得额时扣除:


① 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 ;


② 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 ;


③ 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 ;


④ 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


(2) 涉农贷款,是指《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〇7] 246号)统计的以下贷款:


① 农户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 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农户,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 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 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攻场的职工和攻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 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 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 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


② 嵌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给注册地位于玫村区域的企业及各 类组织的所有贷款。农村区域,是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 外的区域。


(3) 中小企业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对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的企业的贷款。


(4) 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应先冲减已在税前 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1. 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


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金融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 款除外)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按以下规定处理。


(1)准予税前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范围包括:


① 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


② 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 等)、进出口押汇、同业拆出、应收融资租赁款等各项具有贷款特征的风险资产;


③ 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 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


资产。


(2) 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算公式如下:


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 余额xl% -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金融企业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3) 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代理贷款、国债投资、应收股利、上交央行准备金以及 金融企业剥离的债权和股权、应收財政贴息、央行款项等不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不 得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在税前扣除。


(4) 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应先神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 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