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y2中国商标网商标查询y2(中国商标网商标近似查询)


南宋白釉酱彩玉壶春瓶


窑址发掘区全景影像


“此次对琉璃厂窑址考古发掘成果丰硕。”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该项目负责人易立介绍,此次考古发掘进一步揭示和掌握了成都琉璃厂窑的历史沿革、产品面貌、制作工艺、生产性质等文化内涵。


发掘近3000平查询方米


清理出大量标本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特别制定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考古工地复工工作方案》,在保证人员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工作。近期复工的有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考古工地、地铁TOD川师段、西御河段、琉璃厂窑址遗址等10个重点文物发掘项目。


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为配合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的用地需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锦江区柳江街道琉璃村6组、包江桥村1组的琉璃厂窑址开展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土窑炉、作坊建筑、水池、水井、挡墙、墓葬、灰坑等,以及瓷器、陶器、建筑材料、窑具等大量标本。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易立介绍说,整个琉璃厂窑址工地分作I、II两个发掘区,其中第II区的地层堆积保存较近似好,可分为3层:第1层为现代渣土商标查询层,多为建筑网垃圾;第2层为清代地层,第3层为南宋晚期至元代地层;第3层以下为五代至两宋时期的窑炉和作坊建筑。


作坊建筑区


南宋至元代水井


据易立介绍,遗址有窑炉3座,作坊建筑11座,水井2座,墓葬2座。其中商标查询3座窑炉编号中国分为Y1、Y2和Y3,均为斜坡式龙窑,以Y2和Y3的保存情况较好。“Y2的年代约在五代至北宋早期,窑床内外留有许多未及取出的瓷器成品,为碗、盘、盏、注壶、盘口罐等。Y3的年代约在北宋末至南宋早中期。”


易立告诉记者,发掘的2座墓葬,分为编号M1和M2。M1为小型石板墓,年代为明代;M2为三室并列的砖室火葬墓,年代在北宋末至南宋早期,各室分别仅随葬瓷盏1件,其中的中室出土了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赵文地券,券文直接墨书于垫板上,依稀可辨“火穴”、“华阳县安养乡”等字样。“据券文内容以及地券使用窑具的情况推测,墓主人可能为当地窑工。”


窑工墓葬


北宋晚期始


瓷器或有了“商标”


据介绍,在此次遗址的发掘中,考古人员获取了丰富的遗物标本,包括瓷器、陶商标器、建筑材料、窑具四大类。


“五代至北宋早期y2瓷器的器网形普遍偏大,胎体较厚重,常见的有盘、盏、盆、炉等,釉色品种以青釉、酱釉为主,器表有饰绿、酱色彩绘的做法。”易立告诉记者,北宋晚期至南宋瓷器的器形普遍较小,胎体变得相对轻薄,器形种类减少,常见的碗、盘、盏、瓶、双系罐等,釉色品种以白釉、青釉、酱釉、黑釉居多,器表有用化妆土、酱彩装饰的做法。“这个时期,瓷器的足底流行模印各种几何符号、文字和图案,可能代表了一定的商标、标志和款识意义,反映了当时窑户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器物图文字符号


据介绍,元代瓷器的数量和类型都急剧减少,几乎只能见到黑釉碗,制作粗糙,胎体厚重。“陶器的数量较少,主要是低温釉陶的俑、动物模型等,均属于丧葬明器。”易立透露说,建筑材料有瓦当、滴水、筒瓦等,窑具可辨垫板、垫圈、支钉、支柱、火照等,匣钵极少见。


制品遐迩闻名


经历多次调查和勘测


琉璃厂窑,又称“琉璃场窑”、“华阳窑”,始烧于五代,延续至明代,历时700余年y2,是成都平原著名的古瓷窑场之一。琉璃厂是明代以来的旧名,场近似以厂名,故名琉璃场。据有关资料记载和考古专家论证,宋代是琉璃厂窑的高光时刻,这中国里五彩缤纷、光亮耀眼的琉璃釉陶器遐迩闻名,南宋时期它的产品几乎独占了整个四川市场。明末时期,因战乱或其它原因,这里再也没有恢复起来。


1955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组在成都市郊东南的胜利乡一带清理明墓时,对窑址做了初步的调查和勘测,当时商标测量窑址占地面积约340亩,大小窑包共计21处。


“此次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进一步揭示和掌握了成都琉璃厂窑的历史沿革、产品面貌、制作工艺、生产性质等文化内涵。”易立表示,此次考古发掘为今后促进和加强对该窑的考古学、美术学、陶瓷工艺学等方面查询的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及展示利用工作,提供了可考的科学依据和珍贵的一手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