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养老的压力是不是真的小了

新的一年新的个人所得税抵扣办法已经开始施行,不少人已经享受到这个“大利好”。

像赡养老人的部分支出可以税前扣除,子女的压力小了一点。那么,有了子女赡养,父母养老压力就小了吗?再想想自己,我们的老年生活可以提前准备些什么?

去年10月,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以及腾讯金融智库联合发布了《国人养老准备报告》,调研范围覆盖了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31个全部省、市、自治区。报告透露2个信息↓

  • 偏爱家中养老

居家,是指在家为核心,日常起居、交际生活都围绕着家庭,以此来度过自己的老年生活。

“居家模式”的养老仍然是主流。有36%的受访者偏好纯居家式养老,18%的受访者偏好半居家式养老,只有23%的受访者偏好养老院养老的方式。

  • 我们还没规划好

绝大多数受访者养老准备并不充分。69%的人并没有做养老具体规划,甚至22%的人群从未想过养老规划,仅有9%的已经有养老规划了。

为何出现这种原因呢?

1、家庭观念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中国人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像“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等观念深入人心。居家养老,能得到儿女亲情的呵护,给予老年人很好的精神、物质上的照料,在熟悉的人际关系和环境中,老年人也更有安全感。而养老院养老,与传统观念相冲突,另外居住环境虽然有保障,但是费用较为昂贵。

2、养老行动力不足

六成以上受访者未规划好养老生活,侧面反映大家养老行动力不足,养老紧迫感缺乏,“提早规划养老生活”的观念不够深。

BUT,现实情况是——

1、居家养老难度大

现在的社会,“4 2 1”的模式,年轻人相当于要赡养6个老人,如果加上自己的小孩,压力是比较大,此外,对于奋斗在大城市的孩子,也较难顾及到远在家乡的父母,老人们“居家”养老模式很可能会变成“独居模式”。

2、养老规划迫在眉睫

退休规划的核心是财务上的准备,舒适的老年生活,旅游、日常生活消费、精神消费等,都是需要一笔资金支持的。举个例子:

假设你现在30岁,夫妻二人每月生活费4k,按每年4%通胀率计算,60岁退休,夫妻二人每月生活费:4000*(1 4%)^30=12973元。退休后再生活20年所需费用总和:12973*12*(1 4%)^20=482万元,这是理想状态,如果算上医疗、旅游,费用还会更高…

这笔费用从哪里来?

是不是立马有人举手——我不是有交社保嘛!

长期以来,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养老体系的第一支柱,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将极大可能面临收不抵支的状态。老百姓要保障养老生活品质不下降,必须开拓其它养老收入来源。

除了养老保险,新型的养老新姿势速速get——养老目标基金,借助公募基金的规范透明运作、专业分工与管理等优势,助力养老第三支柱发展。

日前,我国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集体喜获“准生证”,目前市场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已达40只!养老目标基金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普通投资者如何更好地利用养老目标基金?

小欧建议小伙伴们采用定投的方式,每月投入闲置资金,摊薄成本,静待时间的玫瑰。“中欧养老2035”已经打开申购/定投,针对2035年左右退休的投资者,也就是当下38-48岁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