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新增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惠州要立足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加快推动城市更新,使我们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有特色,更加有吸引力,更加有竞争力。



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存量土地产出


我市正奋力创建国内一流城市。可以预想到,用地需求量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可是,当前新增建设用地空间不断压缩,土地利用逐步进入存量时代。增量驱动型土地利用方式已难以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高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品质,需要产业的发展。惠州土地资源虽然比较充足,但受土地利用粗放影响,土地供需矛盾一直存在,不少项目和产业在落地时都面临用地难的窘境。


显然,破解土地供需矛盾,除了要地要指标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盘活各建设类存量土地2.89万亩,新增“三旧”改造项目2800亩,完成改造1618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其中,土地产出率3.47亿元/平方公里,增幅11.9%;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3.36亿元/平方公里,增幅15.9%;耗地率8.3公顷/亿元,下降15%。


可以看到,我市在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珠三角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土地粗放低效利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高一低”,即用地产出率低、耗地率高。


与佛山、东莞等城市横向对比则可以明显看出这一问题。根据市国土资源局数据,2017年,管理办法全市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产值3.36亿元,低于佛山的6.42亿元、东莞的6.35亿元;我市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6.99公顷/亿元,远高于佛山的1.52公顷/亿元、东莞的1.06公顷/亿元。


此外,在“三旧”改造工作上,我市与佛山、广州、深圳等城市都还有一定差距,总体速度存在偏慢情况。


从2009年至今年6月,惠州“三旧”改造项目421个,总面积1.8万亩新增。完成改造107个,面积5934亩。这与广州累计完成改造5.18万亩,佛山完成12.45万亩,东莞完成2.5万亩都有一定的差距有偿。


“惠州有丰富的建设用使用地,但要好好珍惜,发掘潜能,发挥每一寸土地的应有价值。”对于惠州的用地情土地况,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认为,惠州要提高存量土地的产出,并不是把土地转换用地性质卖个好价钱,新增而是要切实提升城市品质,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培养城市的内生动力,通过创新、创业的形式让城市持久健康发展。


 统筹规划提高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率


今年,省政府对珠三角九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下达方式作出重大调整,不再直接分配指标,而是依据存量用地盘活面积、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供地以及上年度考核情况进行指标奖励。


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道路上,如何用好土地提升城市能级?对此,市委全会提出,要改进现有土地管理方法,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质量效益论英雄,实现更有效率、更有秩序的发展。


要更好地利用土地,离不开对土地的统筹规划。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我市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城市。对此,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抓住这一重要政策契机,推进“多规融合”,科学统筹安排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以及需要整治的土地,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化全市产业和城市建设用地布有偿局,引导用地向重点发展区域、工业园区集聚,提高建设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强度和产出率。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按试点要求完成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工作方案的编制,确定了规划编制思路。该负责人介绍,市国土资源部门将持续深化土地管理改有偿使用革创新,优化提高土地保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抓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全力推动“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大耕地开源和保护力度。


1


闲置土地如何盘活


拟3年使用费盘活7.67万亩批而未供和低效用地


近3年,全市年均用地量约4万亩,省下用地达我市的新增用地指标年均约1.2万亩,每年需盘活存量用地缺口2.8万亩左右。


解决这个用地缺口需要改变向上要指标的传统思维,转向“盘存量”“挖潜力”。显然,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以及“三旧”改造等城市更新的推动是重要手段。这也是解决土地粗放低效利用问题的破题之径。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方面,国家自然资源部今年已明确要求,今年各地必须处置15%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


据介绍,全市现有7.67万亩批而未供和低效用地。市国土资源部门将确保有偿使用3年清土地理盘活完毕,2018年底前盘活约2.63万亩,2019年计划盘活约3.84万亩,2020年计划盘活约1.2万亩。目前,市国土资源局正在制定三年盘活计划以及配套政策。


“接下来将对批而未供土地,抓紧做好土地征收、拆迁等前期工作,及时供应土地。”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逐宗用地清查,核实历年来未供、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情况,建立整改清单和台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该负责人表示,对因企业原因、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严格依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一律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此外,我市还将推进“三旧”改造以及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在“三旧”改造方面,将改进过去“三旧”改造重“工改商住”和分散推进的模式,大力推进“工改工”和连片改造、产业升级项目改造,力争今年完成1万亩新增改造任务。


2


产业用地如何保障


将加强用地指标的精准化和差别化投放


要提升城市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产业项目的落地则需要土地的保障,需要腾出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


在用地保障发展方面,我市去年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工作。全市累计上报审批用地2.1万亩,同比增长62%;征收清场土地4.14万亩,同比增长27%;供应建设用地5.2万亩,同比增长59%。


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正视问题。我市在土地利用结构上仍存在不合理情况。据介绍,去年我市工业用地占供应建设用地总量仅为1收缴0.23%,过多用地指标集中于房地产领域。


对此,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市将加强用地指标的精准化和差别化投放,建立市级土地指标资源池,向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项目、工业项目等倾斜,优先用于完成工业供地比例较高、土地效益较好的县区土地报批。将出台工业用地供应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0%以上要用使用费于工业项目,全力保障工业发展用地空间。


记者了解到,在实体经济用地保障方面,我市还将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用地成本措施,推动工业用地差别化弹性出让收缴,落实符合条件项目的地价优惠。


3


耕地如何保护


确保1.4万亩垦造水田项目今年完成验收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城市发展需要高效利用土地,更要加强耕地保护,坚守这条红线。


在耕地保护方面,我市去年选管理办法定1.71万亩现状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整备区,完成省下达的13.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224.9896万亩、基本农田保有量161.3337万亩。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再次重申了“两个绝不能”,即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


据介绍,使用目前市里已要求各县区兑现历史欠账,严格按照8月底进场施工、10月底前完成犁底层构筑、11月底前完成县级初验、12月底前完成市级验收的时间节点推进垦造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