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每日新增确诊案例仍然维持高位。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通过连日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当前香港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减少重症患者死亡案例。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日前向媒体介绍了内地相关经验。他指出,在疫情于武汉暴发后,医护人员通过实践与研究,总结出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模式”,建立定点医院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进行治疗。而根据武汉抗疫经验,“方舱医院”是实现“四集中”的关键途径。
随着这一批社区隔离治疗设施投入使用,将给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带来怎样的助力?未来香港方舱医院会采取怎样的运作方式?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检香港测与医疗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主任翟晓辉3月5日在深圳接受直新闻采访,对这些问题给出详尽解答。
方舱医院为何管用?来自武汉的经验
武汉疫情期间,翟晓辉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副主任,他曾亲身感受方舱医院为抗击疫情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也相信,武汉方舱医院35天运行的成功经验,可以给香港抗疫提供参考。
实际上,方舱医院就是在武汉首次提出并施行的一种新型公共卫生理念,主要就是用于应对武汉新冠疫香港情的暴发。翟晓辉回忆道,在武汉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方驾照舱医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速度快、规模大。
“当时在武汉是把大型的体育场馆,还有会展中心迅速改变成临时的医疗设施,同时配合国家卫健委紧急医学救援队提供的移动检测检验,还有移动CT等必要的检测设施,组成了临时性的医院。大陆武汉头三家方舱医院用29个小时就建设成功了,投入4000多张床位,最终用接近三周的时间建设了16家方舱医院,总共收治了1.2万个病人。在这1.2万个病人中,实现了病人的零死亡、医务人员的零感染。”
翟晓辉提到的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回应了外界对方舱医院的最大好奇。方舱医院主要收治的是病情轻微的轻型和普通型的患者,将这些患者从居家隔离的状态放到集中隔离的状态,可以减少社区传播和家庭聚集性传播。但曾有声音担忧,集中隔离的方式会否引发交叉感染。对此,翟晓辉解释称,方舱医院设计之初,就完全按照传染病医院驾照的设计。武汉方舱医院设计了专业的三区两通道,所以它的交叉感染的风险实际上跟医疗机构的交叉感染风险是相同的。另外,方舱医院收治的大部分患者是新冠阳性,同时医务人员非常专业,在内地院感防控上有经验,所以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是很低的。
翟晓辉还特别提到,方舱医院的建设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在最快速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为抗击疫情提供帮助。大陆方舱医院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新冠肺炎的患者起到隔离的作用,切断社区传播链。其次,方舱医院实现了分诊的作用,可以有效分配医疗资源。同时,方舱医院还能为新冠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密切的检测和及时的转诊服务。此外,在基本的生活照料和社交需求方面,方舱医院也能给患者提供一定的支持。比如在武汉方舱医院,广场舞和健身操的场面就令人印象深刻。
香港方舱医院怎么用?
翟晓辉告诉记者申请,中央援建方舱医院实际上是香港公共卫生应急举措的重要部分,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感染、最大限度降低重症、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目前的疫情还依然处于快速上升换的阶段,每天还有大量的新增确诊患者。翟晓辉认为,按照目前香港疫情发展的态势,方舱医院至少在隔离这个功能上,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分诊、密切监测和提供基本医疗、生活服务的作用。
香港青衣方舱医院
那么具体来说,在新冠确诊患者的救治流程问题上,香港将如何实现强化分诊,对病人实行有效的甄别和管理,并且用好社区隔离设施和治疗设施?
根据香港医管局介绍,香港目前将新冠病人分四个层次的防治措施,第一层是病情轻微且有自理能力的新冠病人安置在社区隔离设施,比如一些酒店。第二层是病情轻微但缺乏自理能力的新冠病人安置在社区治疗设施,比如亚博馆方舱医院。第三层是病情轻微至中等,但不需要氧气治疗的新冠病人安置在社区治疗设施,如香用港感染控制中心。第四层是病情严重并需要氧气治疗或使用内地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新冠病人,则安置在医院。
从目前内地援建香港的隔离治疗设施来看,第一个交付的青衣方舱医院,仅用了短短7天的时间就建成完工换,正如翟晓辉所强调的那样,方舱医院的主要特点就是快,这样才能赶上抗击疫情的速度。然而近期却有少数香港媒体避重就轻,无端炒流程作方舱医院设施简陋的话用题,令人匪夷所思。正如翟晓辉所强调的,方舱医院主要满足的是阻断疫情传播链并且高效分配医疗资源的功能。与此同时,据翟晓辉介绍,实际上8家内地援建的方舱医院整体按照“港版”的要求,都是单间的隔离病房,更大程度地保护申请患者的隐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