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姐姐聊热点:过年期间,相信很多市民在去寺庙上香祈福时,看到水池或者一些器物上有硬币、纸币,自己也忍不住掏些零钱去投一投,以便图个吉利。近日,文殊院中的一位僧人表示,乱投钱币并没有意义,“在寺庙,功德钱投进功德箱才有意义。”
国庆时灵隐寺发生了这样一幕: 一名男子翻越护栏,从许愿池内捞硬币,装到自己袋子里。面对民警询问,该男子称,自己钱都花光了,便打起了许愿池的主意。随后,警方将男子捡到的五六百块硬币归还灵隐寺。
我们暂且不讨论钱财是否更应该投到功德箱中,或者男子捡走池中钱是否违法,而是要探讨由此引申出的许愿池里的钱的归属权问题:许愿池里的钱,到底归谁所有?
归为无主之物
寺庙许愿池里的钱所有权属于谁,比如我扔进去十个硬币,并许愿救助天下清苦的人,那么这个钱已经被扔出去了所有权不属于我了,我许愿救助别人,显然这个钱的所有权也不属于寺庙,寺庙只有暂为保管的权力。
归寺庙所有
许愿池是当地寺庙的固定资产,预期会给寺庙带来稳定收益,许愿池里的钱财可被用作支付许愿池本身的清洁维护费用,或者用于寺庙的建设。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倘若是归寺庙中某个私人所有,舆论上是不允许的。
归真正有需求的人所有
怎样才算是真正有需求的人?许愿池的钱取之于民,也应该用之于民。是一种负债,要还之于民。无论是投钱的香客或是收钱的寺庙,都应该具有一种慈善普度众生的救世情怀,人心本善,真正需要救济之人,我们定会慷慨解囊。
你觉得许愿池里的钱,更应该归谁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