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由(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适用对象目前不包括)

对于新入行的银行信贷客户经理,最好是能够有一个老手指点。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关键时的一句点拨,能够让新手少走许多弯路。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就自己多学习吧。


一、信贷新手学习建议


1.学习信贷管理政策与基本制度。银行的各项信贷制度,如监管层发布的“三法一指引”( 包括《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贷款通则》,《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等,是商业银行经营信贷业务的基本准则,熟练掌握,能够尽量避免违规,提高业务水平,此外,还要多学习各银行制定的有关信贷业务流程、授信审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多看业务档案,尤其是风险项目业务档案,看时假设是自己操作这样的项目,自己如何去发现风险,如何去判断,可以进步更快。


此外可以多看各家银行的风险案例书,比如中国银行的《信用审查案例分析》(资料详实、全面)、招商银行的《风险案例汇编》(对造成风险的企业原因、银行原因均有分析)、江苏银行北京分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案例集》(关键细节描述较好)等,多看失败的案例,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可以快速成长。


3. 阅读公开发行的信贷书籍。《信贷分析与公司贷款》,是由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发起,作者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咨询专家韦文(James Weaver),提炼和总结了众多国际银行在信贷分析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普遍适用经验,不少银行编写的培训教材或多或少都有这本书的影子,对于手头缺乏银行信贷培训教材的信贷新手,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缺憾。此外,还有刘元庆的《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何华平的《一本书看透信贷》。崔宏的《财务报表阅读与信贷分析实务》,从信贷角度进行财务分析;黄武的《小额贷款评估技术与风险控制》,对小微企业信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顾剑的《行业风险与信贷案例》,行业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此外,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的《学会洞察行业》,对信贷的行业分析有参考作用。


4. 尽量提高自己的财务分析、审计水平。如果缺乏财务理论基础,在信贷的这条路上走起来会很难。具体看书可以先从基本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学教材看起,如荆新的《财务管理学》,秦荣生的《审计学》,有一定的财务理论基础之后,可以看一些比如《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案例教程》,以及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的《审计》等。


5.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民法典》《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企业破产法》等与银行业务相关的法律,在这方面可以看傅金波的《民法典时代商业银行贷款合规管理指南》。


二、信贷分析思路


从个人心得来讲,我认为信贷业务主要分为尽职调查和企业分析两部分:1.尽职调查包括:①现场调查;②网络调查;③高管调查(主要是企业主访谈);④财务调查。2.企业分析包括:①基本情况分析,包括资信与治理、股东与团队;②资金分析,包括资金来源分析、资金使用分析(财务分析)、资金需求分析、资金偿还分析;③生产分析,包括宏观与行业分析、经营管理分析、产品分析;④担保分析。


企业如果没有调查分析清楚,存在风险隐患,再好的业务产品都有可能出问题,如某行以存单质押为某企业开立远期议付信用证(金额3000多万),属于低风险业务;准入时该行重点审核客户提供的提单和贸易背景,未对客户的经营情况、股东情况等进行深入了解;后来公安机关因企业涉嫌非法经营,冻结了企业在银行的存单质押账户,致使到期存单无法办理结清手续,客户无法提供资金用于信用证项下付款,造成垫款形成不良;此后该银行动用了各种渠道,历经两年万般艰辛才得以解封存单,归还垫款,但仍形成了一定的利息损失。


尽职调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难度一点也不低于企业风险分析,而且更关键。


三、信贷业务的三个重要风险来源


1.假报表


假报表可以说是金融界的顽症,就像牛皮癣一样总也去不掉,而且还有越演越烈之势,从上市公司到中小微企业均有这种情况存在,虚假报表严重影响对企业风险的判断,将可能造成:低估资产负债率、掩盖亏损、高估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等诸多后果(具体请阅读“风控技术”公众号文章“蓝科造假令5银行损失过亿,52家公司上市中止,----”)。


有的银行对财务状况的尽职调查,只要求对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重要科目,占比较大的科目,同比(环比)变动幅度较大的科目,异常变化的科目等进行核查。但即使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重要科目符合要求,如果其他科目造假,虚假报表也同样会严重扭曲对风险的判断,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销售收入1亿(经过核实确实开票收入有1亿),银行借款1500万,净利润500万,表面上看这个企业经营状况还不错,再贷1000万,也不要紧;可是如果这个企业民间融资借了4000万,每年光利息就有1200万,把隐形债务还原进财务报表(放回其他应付款科目)的话,那么盈利500万马上就变成亏损700万,资产负债率马上可能就上升到90%;而且更危险的,是银行的新增1000万进入这个企业,有可能是去充当“接盘侠”的,银行贷款进去,高利贷者退出,然后也许银行新增贷款进去没多久,老板就“跑路”了。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复杂的造假手法(具体请阅读“风控技术”公众号文章“假公章,假凭证,假报表,---,审计师都头痛的融资假账是怎样炼成的”),所以即使重要科目、占比较大的科目没有问题(高明的造假者也不会让科目同比、环比变动幅度较大或异常变化),也不能保证不是假报表,不出问题。相关真实案例还可阅读“ 怎样看出财务报表中的「隐藏性负债(hidden liability)」? - 知乎” 。


如果企业经营与风险状况没有调查清楚,就与企业合作、放款,那么如果合作的企业是好企业就可能不出风险,合作的企业是经营不善的企业,贷款就可能出现问题。


2、银行过度授信


3、企业乱投资


有些企业初期发展比较顺利,初具规模后,企业老板忘乎所以,不顾自身财力物力限制,开始“大跃进”式的跨越,盲目上项目。由于很多企业老板是技术或营销出身,很少是从财务做起来的(全国工商联曾在国内21个城市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民营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财务上缺乏统筹规划的能力,处理不好已有企业与新项目在资金以及其他各种资源上的分配关系(甚至由于人才的缺乏,使原有企业与新项目在管理上出现混乱),导致原有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新项目又产生不了效益没有现金流,资金链断裂从而倒闭。


企业乱投资表现在:有的围绕主业盲目扩张,不顾自身实力,乱投资乱融资,摊子铺得太大,多个项目同时建设,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依靠举债建设,资金链断裂崩盘,如当年的湖南太子奶集团,如果其创始人不盲目扩张、盲目融资,今天的中国头号奶饮企业就是“太子奶”,也许就没有“娃XX”这个品牌了;有的围绕副业盲目扩张,企业老板一心难以二用,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结果导致初步扩张的副业还没产生效益,而主业又被拖垮;最危险的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因为原有主业利润低,看见别的行业盈利较高,经不起诱惑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自身又缺乏相应的经验、技术、资金、市场等相关资源,最终“败走滑铁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