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 近日,湖南“五好”园区创建榜单出炉,在138个参评园区中,长沙高新区位居国家级园区第一方阵,成功获评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工作先进园区。
2月7日,虎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大雪纷飞,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项目现场,鸣锣开工,标志着长沙高新区新年迎来强势开局。
深入长沙高新区许龙路10公里工业走廊,这里仿佛是一条凝聚着希望和梦想的产业大道。按下“快进键”,开工就是“决战”。在这里,省级重点项目长远锂科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项目一期工程投产达效,二期扩产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航天环宇航空航天产业园,正在全力打造航空产品、航空工艺装备、特种通信装备等职能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年产值40亿元的国内一流的航空示范企业;巴斯夫杉杉能源大长沙基地,二期7.3万平方米的三元厂房正在主体建设中,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产能达10万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华龙家园、三益家园等保障房楼盘也陪伴着这些项目不断“长高”,为这片人才和经济聚集的麓谷洼地,筑巢引凤。
10个月完成整体规划设计、招标采购,10个月建成挖掘机厂房83万平方米,21天完成装配生产线调试、安装……2021年9月17日,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的总部及三大智能制造园区同时开工。
根据规划,中联智慧税收产业城项目将打造成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最具创新活力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中心。一个剑指千亿的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将在行业中树立起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新标杆,开启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式发展、引领型发展的新篇章。
据了解,2021年长沙高新区共铺排建设项目295个,其中重大工业项目95个,合同总投资高达2365.5亿元,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8个。
“项目建设是园区的头等大事、重要任务,作为全省的头部园区,我们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一马当先抢项目、快马加鞭上项目、马不停蹄建项目,千方百计服务项目。”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力夫对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了强调和部署。
强服务、优环境,园区的“走心”才能让企业“安心”。长沙高新区重在“为民办实事”,针对区内企业众多、项目建设铺天盖地等情况,成立实践民生实事服务组、长沙项目建设服务组、企2021业帮扶服务组三个小组,聚焦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着力推动群众最关优惠政策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解决,让园区企业、群众获得满满的安全感。
“华自科技在长沙这片热土上创业、逐渐成长,是长沙良好的营商环境成就了企业今天的辉煌。”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凯说。1993年,从浙江大学毕业仅几个年头的黄文宝,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揣着少得可怜的“启动资金”,开始艰难创业。不到30年时间,华自科技这家民营企业成长为多能物联技术领航者,企业先后参与了南水北调、沪昆高铁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已为全球40余个国家、1万余厂站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协助用户完成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1年,长沙高新区以“五好”园区为标准,围绕“攀高、升级、进位”要求,高位总揽、强力推进,在产业园区大比武中彰显了高新担当。
“长沙高新区全球视角高位谋划‘十四五’规划,产城融合高水平新城逐步展现。不仅如此,我们以高新技术承载实力不断增强、育好产业项目。我们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45个,数量是全省第一、全国第三。我们的省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百余个,我们还拥有全省唯一的工业互联网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全省领先。我们的人才总量超20万,高层次人才全省最多。”长沙高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创建“五好”园区目标引领下,长沙高新区走出了一条不断优化发展规划、现代化产业生态强劲提升、干事创业活力竞相迸发、营商环境品牌持续优化的新路子。
工业园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