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永隆银行内地开户5万美金(永隆银行上海分行能开户吗)


香港保险理赔、退保款托收入账现状

最近几年,不少内地人到香港购买保险,但一旦遇到理赔和退保的后续事情,就涉及资金从境外汇回境内。


但是在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储蓄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交易,尚未对个人开放。


因境外寿险保单和储蓄分红类保单未对个人开放,所以本文就暂不讨论赴港购买储蓄分红险的情况,只探讨符合外汇政策规定的危疾险的理赔、退保支票入账问题。


同时本文只提供合规解决方案,地下方案很多,请自寻解决途径。


确实从网上的讨论来看,很多内地客户都很关心,香港危疾保险的理赔款项到底能不能顺畅的入账?


香港保险的理赔和退保,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支票支付。


美元保单的理赔和退保,可以由客户自己选择是美元支票还是港币支票;


港币保单的理赔和退保,则只能选择港币支票。



香港保险的销售人员,一般情况下会建议内地客户购买香港保险的同时,在香港开立银行账户。


如果涉及到退保或理赔,可以通过先将理赔或退保支票入账到香港银行账户,直接持香港银行卡在内地刷卡消费。


因为如果先入账到香港银行账户以后,通过电汇方式转入内地银行账户,仍然涉及到资金汇入境内。


只要涉及到入境,5000美元以上的资金,不论是否结汇,都需要向境内银行提供资金来源证明,不合法不合规的资金无法入账。


在目前我国加强外汇管理真实性审核以及资本项目未实现完全可兑换的背景下,有的人就会遭遇无法便利收款的尴尬。


正常情况下,个人境外危疾险理赔款项符合外汇管理政策的要求,理论上是可以入账的,但是实操过程中,却不是这样的。


去年,我曾经协助一个客户办理了香港危疾保险的退保,因为客户投保时是现金支付保费,退保费用无法返回账户,收到的是划线支票,我们跑了深圳的招行、中行、工行,退保支票均无法托收入账。


因为只有几千美金,最后客户决定放弃在内地入账,选择直接在香港消费掉。


上个月,有一客户因乳腺癌获得香港保险200万美元理赔。


她本人倒是不差钱,而且这笔理赔款已经入账了她的香港账户,但是顺嘴问了我一下,这些钱受不受外汇管制?



于是我就给内地多家银行、香港一家银行打电话咨询,也请香港的朋友,协助了解了在香港开户口(开立香港银行账户)的流程。


同时也跟香港保险经纪公司的持牌人了解了关于香港保险理赔和退保资金汇入境内的真实情况。


银行的回复

我致电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华侨永亨银行在内的多家内地银行客服,同时也致电了招商永隆银行的香港银行客服。


毕竟危疾险的理赔款项,属于服务贸易类,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


深圳内地银行或外资银行的回复很统一,具体请咨询各分行或支行。


主要由于香港的危疾险都带有分红,所以,这类理赔款是否算作服务贸易类交易,界定比较复杂。


从这个回复来看,境外危疾理赔款项能否入账,还是需要多跑几家银行,看具体银行具体网点的具体规定。



我同时也咨询了,如果客户在VISA信用卡中存入美元,在内地带有VISA标志的POS机刷卡消费,会不会受5万美元的限制?刷卡的时候是优先扣取信用额度,还是优先扣取存款额度?


工行的回复是,按照VISA的规定,在全球范围内,如果VISA信用卡内有美元存款余额,那么在刷卡的时候会优先扣取存款余额,而且不受5万美元的限制。


但问题是,内地工商银行的VISA信用卡单次只能存入2500美元,上限是5万美元。


通过VISA通道使用美元消费不受限,但是存入受限。


尴不尴尬?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貌似就是香港保险销售人员建议的方法,购买香港保险的客户同时开立香港银行账户。


就我已知的,大多数客户开立的香港银行账户,都是有银联标志的储蓄卡。


而且很多香港保险销售人员都是这么说的:


如果发生了危疾理赔,款项到了香港账户,又着急用钱治病。这部分港币或美元存款可以通过中国银联渠道直接在内地刷卡消费(例如支付医疗费用等),而无需结汇。



这句话对吗?


香港银联的储蓄卡,是否就可以不受限制在内地无限刷卡了?


就这种情况,我咨询了香港招商永隆银行。


客服的回复是,通过香港招商永隆银行卡,将超过5万美金的额度汇入内地账户,不受任何限制,但内地受理这笔资金,需要受理账户持有人做资金来源申报,属于内地的规定,就不属于香港银行的职责管控范围了。


持香港储蓄卡在内地确实是不需结汇就可以使用的,如果在ATM机取现,每天不超过等值2万港币;在内地POS机刷卡消费,每天不超过等值5万港币;全年不超过等值5万美金。


因为内地是要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通道的,境外的储蓄卡如果在内地消费,仍然会受到每人每年5万美金的限制。


尴不尴尬?


理赔入账与否的责任归属

所以,如果香港保险销售人员告诉你,只要在香港开户就可以不用担心理赔,那一定是他没有实际操作过理赔,只是听人说可以理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只开立香港储蓄账户对于投保人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绑定DDA(自动转账扣费),方便缴费,而不是理赔。


支票的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如果没有香港账户,客户收到理赔支票始终无法入账,一方面超期需要保险公司重新签发,另一方面势必会造成客户的严重不满和抱怨,一旦网络舆论爆发,有可能会影响到香港保险对于内地客户的吸引力。


引导客户开立香港账户对于香港保险公司的好处才是最大的,因为一般客户收到理赔支票,在内地无法及时托收入账的情况下,会选择先以美金或港币入账香港账户。


一旦入账成功,就相当于理赔成功,这笔钱已经归属客户,那么怎么用这笔钱,能不能兑回内地随便使用这笔钱,就跟保险公司无关了,是客户自己需要想办法的事儿了。



去年网络上曾热传香港保险公司签发给客户的美元理赔支票在国内不能入账,香港各保险公司迅速做出了回应。


按照香港XX保险公司的回应,理赔款或退保款,可以由香港XX保险公司帐户直接电汇美金或者港币到客户内地的银行帐户,电汇额度提高到20万美金上限。


请注意,即使内地入账成功,也依然是美金或港币,而非人民币。


保险公司和香港保险经纪公司关注的是理赔成功,而非内地客户能不能充分使用这笔钱。


钱给到你了,你自己想办法就行,这是内地的政策问题,而不是保险公司的问题。


我曾经跟香港某保险经纪公司的风控合规副总裁聊过这个话题,这位老先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他告诉我:香港保险没有地域歧视,理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至于支票托收,这是内地的问题,不是香港的问题。



难道香港保险理赔完成了,真的只能选择境外就医在境外使用,无法在内地消费使用这笔理赔款项?


别忘了,其实还是有解决方案的。


香港的VISA信用卡可以不受限转入资金。


有美元存款余额的境外VISA信用卡,在带有VISA标志的内地POS机上刷卡消费,是不受5万美元限制的。


所以,结合多家银行的回复,解决方案就是办理香港的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把理赔款项存入相应信用卡,或将储蓄卡与信用卡关联绑定,就可以在内地刷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消费使用了。


香港银行卡容易办理吗?

就这个问题,我咨询了一个香港的朋友,Amy,她也是香港的保险经纪公司持牌人。


Amy说一般开户的同时,如果卡内能够保证余额,理论上是可以同步办理信用卡的。只不过,香港各银行近期在收紧开户,而且在香港开户口,别说内地人了,本港人都比较麻烦,尤其是汇丰、渣打等大银行。


信用卡的办理,是跟个人信用和偿还能力有关的,考虑到风控,内地人办理难度会更大。当然如果客户在香港开办企业,提供资产证明,或者保证个人香港储蓄账户有足够额度积存,也是有希望可以办下来的。


小一点的银行,开立储蓄账户的标准相应会低一些。


但是能否同时办理信用卡,还是需要具体在开户的时候咨询相关银行。



同时Amy简单提供了一种快速办理某香港银行卡(为避免被认定为软文推广,在此隐去银行名称)的方式: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下载银行官方APP【**银行一点通】,预约开户,先填写全部资料(港澳通行证和身份证拿手里需要拍照上传)提交后预约拿卡时间;


如果从深圳坐高铁过港,可以选择高铁分行,下高铁就是**银行。


一定记得当场开通手机APP的转账功能。这样以后可以直接手机操作境外账户。


开立户口的要求是:1000港币现金开户,存1万港币可以免100港币的月度管理费。


Amy说危疾险理赔款想要一笔过内地,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下,很难。


通常,她会帮助客户牵线有人民币却需要美元额度的人,两人在内地和香港分别相互交易。


但是如果户口(储蓄账户)绑定了信用卡(前提条件能通过银行核批),在内地有VISA标志的POS机刷信用卡,基本上就没限制了。


危疾理赔的注意事项

大多数香港保险公司的理赔,是无需客户亲自赴港的。


并且理赔的效率也不慢,只是理赔款项支票是否能汇入内地账户,就需要客户自己想办法了。


刚才我们也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办理香港带有VISA标志的信用卡。


为保证刚才我们所说的方案确实能在内地行得通,我咨询了深圳港大医院的医生(外科主任医师),他告诉我说,他经常为一些外国人提供手术治疗服务,所以很清楚,港大医院是可以刷带有VISA标志的信用卡的。


理赔一旦完成,就跟保险公司没关系了,客户想怎么使用这笔理赔款,是客户自己的事儿。


所以我同时也咨询了龙岗区的一家二甲医院,但这家医院的POS机则全部都是银联标志的POS机。


也就是说,如果是需要这笔香港危疾险的理赔款用于在内地治疗,除了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还需要事先咨询医院的收费处是否拥有VISA或MasterCard标志的POS机。



关于理赔,简单提醒一下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是香港保险公司认可的三甲医院提供危疾类理赔医疗报告;


同时需要由应诊医生填写《危疾保障索偿表格》,应诊医生关于危疾的描述要与香港关于相应危疾的定义描述一致。


我曾经协助客户处理过香港保险理赔,就是因为医生的描述问题,导致需要重新提供资料,来回往复,四个月理赔支票才给到客户手中。


其次,香港危疾险一般建议自己给自己投保,而不是内地主流的夫妻互保。


因为香港有部分保险公司的危疾理赔款,是支付给保单持有人,而非受保人。


而香港的保单持有人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他可以选择转让保单,且不需要受保人同意。


如果保单持有人变化了,非受保人的至亲之人,则可能理赔款项无法实际由受保人受益。


另外,即使保单持有人是受保人的至亲之人,在得到理赔款项后,会不会出现道德风险,选择不给受保人治疗呢?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内地人在香港投保一定要选择指定身故受益人,而不要选择法定。


虽然有香港保险公司接受内地相关机构出具的死亡公证书,但需要加盖北京外交部公章;


大多数香港保险公司需要由香港高等法院出具遗产承办书。


手续不是一般的麻烦,所以一定要选择指定身故受益人。


总结

一般选择香港危疾保险,我们看重的是香港危疾险具备分红功能,可以抵御通货膨胀。


但是带来麻烦的也恰恰是分红功能,因为危疾险的理赔在政策框架下是被允许的,但因为分红收益的界定,导致部分银行为避免麻烦,而拒绝托收。


想要在内地托收入账的话,就要多跑几家银行,多尝试。


或者,投保的时候同步开立香港银行储蓄账户和信用卡,当然也可以选择投保后,慢慢开立户口,直至办下来香港非银联信用卡。


毕竟,正常情况下,危疾险的理赔一般是在多年以后才会出现。



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湾区政策在湾区保险方面极有可能会有相应的便利理赔条件提供。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很明显是国家进一步开放的试点,以后外汇政策也是有可能调整的,只不过具体什么时候调整,我们目前无法知晓。


虽然现在香港保险理赔兑回内地比较麻烦,不代表将来也一定会麻烦。


就好像,虽然现在美国经济领先,美元保值功能更强劲,不代表中国经济不能实现反超,人民币就不能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