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现金流的企业估值案例(企业现金流估值法如何表示)

估值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市盈率、市净率等为代表的相对估值法,一类是以自由现金流折现法为代表的绝对估值法。


DCF折现法很多人都使用过,但是可能没有思考过其背后的原理——为什么企业的内在价值会等于企业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学习这件事,除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企业内在价值等于现金流的折现值


从财务企业分析的角度看,商业模式可以这样来理解:


企业运用有成本的资金;持续投资并组合有价值的资产;创造并持续生产能为消费者带来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


商业模式共包括四个关键要素,表示法即资金、资产、产品或服务以及现金流现金;其实我们将最后一个要素(企业未来能获得的现金流)进行折现之后,得到的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


也就是说,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取决于该公司未来能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这就是我们使用法自由现金流折现法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原因。


DCF折现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一家公司未来能够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是预测期和永续期两个阶段的现金流的和。即企业内在价值,等于预测期企业未来5年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加上5年后的永续期企业能产生的现金流。



货币有时间价值,今天的钱比明天的钱更值钱,这是自由现金流计算公式能够成立的前提条件。举例来说:


老王今天得到了100元,如果把这100元存到银行里,那么到了明年老王除了这100元的本金,他还能得到1年的利息。所以,同样的100元,今天得到比明天得到更好;得到的利息,是让老王愿意放弃今天得到这100元的唯一原因。


再举个例子:


假定未来3年内,企业每年年末都能收到100元,那么这300元钱折合到现在是多少钱呢?


根据现值计算公式,我们已知得是t=3,CFt=100,假定折现率为10%。套入公式中,结果如下:如何


第流的一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10%);估值①


第二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10%),②


第三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 10%),③


最后把三年的折现值加在一起,即① ② ③,得到的就是未来3年企业能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值。


二、企业内在价值与现金流折现公式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企业的内在价值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资产价值,二是获利能力价值,三是成长空间价值。三种价值相加之后,得到的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



1、获利能力价值与详细期现金流预测


获利能力价值指的是来自于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


企业的收入在补贴掉成本费用以后,剩下的毛利润和净利润就来自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的价值。每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一样,有的来自于品牌,有的来自于规模经济,有的来自于网络效益,有的来自于专利,有的来自于牌照,或者这些优势的结合。


无杠杆自由现金流/企业自由现金流


=EBIT-调整的所得税 折旧摊销—营运资金的增加—资本支出。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调整的所得税+折旧摊销—营运资金的增加—资本支出。


在详细预测期给企业估值的时候,我们要预测企业每年的收入增长率,进而根据勾稽关系预测报表的其他科目。


2、成长空间价值与永续期现金流预测


成长空间价值指的是成长性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如行业成长。


永续期现金流折现值大小,对我们最终计算出的企业内在价值的大小影响很大;而永续期现金流折现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永续增长率g的大小;永续增长率g,就是我们对企业成长性的预测。


巴菲特通常会选择永续增长率=0,这样会减小最终估算的企业价值,更保守一些,从而降低了投资风险。


3、资产价值


如字面意思,它是我们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评估出来的企业的资产的价值。对资产价值的估算不考虑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成长性,因此最为保守。如果不考虑公司的成长性和它的获利能力,它的内在价值依旧大于股价,那么,这样的公司应该是被低估的,而现金流且我们的安全边际足够大。


4、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


伯克希尔的投资包括两部分,一是它投资的那些股票,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二是它持股的那些非上市公司,这些资产体现在长期股权案例投资科目里。


这两部分资产的获利能力来自于它的竞争优势,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经济商誉,它能给伯克希尔带来超出企业账面企业价值之上的现金流,让伯克希尔在弥补运营成本之外还能赚到更多的钱。


这些企估值业现金流的增长,也可能来自于行业的自然增长。但是巴表示菲特投资的公司所在的行业发展,基本都成熟增速平稳。这是因为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只能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而不是依靠行业的增长;可口可乐、喜诗糖果都是成熟行业里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公司,从而获得了超越资产账面价值之上的现金流的回报。


  1. 做个总结

如上就是我对企业内现金在价值与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浅显的理解。


其实用自由现金流折现公式给公司估值还是挺难的,要是给科技股估值就更难了,因为它们的现金流通常都不是稳定可预测的。


在1999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道出了他不买科技股的原因:


“几家我们拥有较大投资部位的公司其去年的经营状况令人不现金流太满意。尽管如此,我们相信这些公司会继续拥有重要的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可以让长期投资获取不错如何成果的商业特质,查流的理和我有时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一定没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买科技类股票的原因,尽管我们也承认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这个社会。我们的问题——这一点并不能通过学习和研究就能得到解决案例——是没有能力分辨出在参与竞争的各项技术中,哪一项技术会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在1999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提出了投资者必须要坚守能力圈的观点: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能力,那就是我们深知要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把事情做好,以及知晓可能的边界在哪里。


因此我们从贵州茅台海天味业这类简单的公司入手,去学习自由现金流折现,或者更好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