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代理注册风顺堂区融资租赁公司(银顺租赁科技有限公司)



再过几天,是澳门回归20周年。


500年来,澳门与广州密切相连。




今天,《广州旧闻》仅取一片段,


即1939年至1940年间的澳门。




那时至少有30所学校迁移澳门,


这里我们列举出其中的15所。




其中说不定就有你的母校,


请你往下看……







广州部分中学迁徙到澳门位置示意图。




为什么是澳门?




为什么广州的学校要到澳门办学呢?自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年代,即1940年前后。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不久,香港也被日军占领!广东的区域内,只有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没有被日军占领,所以广东广州的党政军机关和学校医院被迫转移到这代理些地区。




当然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弹丸之地的澳门。




抗日战争开始后,澳葡护理总督毛殿弩同日本南支陆军派遣军司令部代表安藤及南支最高特务机关部代表和知,于1940年9月中旬签订了《日葡澳门协定》。




该协定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致外交部公函中所用的名称,其中28条以“澳门远离重庆政府,与日本和新中国政府(指汪伪政府)共维邦陆”为条件,则“日军维持澳门现状”,葡萄牙宣布澳门中立。尽管后来澳葡政府在日军的强大压力下与日军妥协,使澳门实际上为日军所控制,但至少从表面上澳门属于“中立区”,于是约有30多所广东和广州的学校迁移到这里。




有30所学校迁往澳门




根据澳门官方的纪录,澳门华务专理局曾于1939年1月公告,兹因全澳华人私立学校有120所,小学占90所,中学以及由内地迁澳的学校约30所,故通告嗣后不准在澳再设新校,但原有学校因校舍挤迫而需设分校者,得特别考虑。




这就是说,由于迁往澳门的学校过多,澳门当局开始下令不再批准在澳门办学。




我们仅仅列举1939-1940年度备案的18所学校以及学生数量。其中重点介绍来自广州的15所学校。




1939-1940年度


澳门外来学校学生数




岭南中学 240


培英中学 633


故乡中学 305


德基小学 81


故乡小学 340


越山中学 502


广中中学 439


洁芳中学 290


协和中学 771


知用中学 409


执信中学 1051


教忠中学 641


培正中学 870


思思中学 410


培正小学 816


思思小学 300


中德中学 38


广大中学 411




18所外来学校,男生4330名,女生2853名,总数是7183人。



01


广州私立培正中学




现名:广州市培正中学


曾名:广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1889年,培正书院创办。1908年,迁入东山新校舍上课,即现在培正中学融资租赁校址。改称“私立广州培正中学校”后,于1928年11月获广州教育厅准予立案。





1937年日军空袭广州。9月,学校迁至鹤山城上课。所有中学及附属高小、初小、女小全部迁移合并,西关分校停办。



迁鹤时期,由于当时部分学生寓居澳门,经黄启明等人到澳门视察后,租得卢氏娱园为校址,原初预计招收学生约250名,后增至450名。





1937年9月,培正中学迁至鹤山的启事。


澳门培正分校于1938年2月9日开课,设小学各级及初中一年级,小学一至二年级各一班,三至六年级各二班,教员大部分由鹤城中小学借有限公司调,教职员21名。




培正于1938年迁往澳门之后,寄宿学生,高中各班及初三以卢家花园的堂区大楼为宿舍,初二及初一级学生的宿舍,分设于镜湖路、俾利剌街、连胜路,以及罗利老路。




1939年初培正开办小学分校,设一至四年级各一班,校址即俾利剌街和柯高马路交界之三层洋房,原校址为初中学生宿舍,故学生全部迁回卢家花园中学部寄宿。




1942年融资租赁9月,该校增设高级幼稚园两所,分设塔石卢家花园和南湾73号小学部内。



培正在澳门的分校。




02


私立越山中学




现名:广州市第三中学


1932年9月,原市立第一中学首任校长司徒优离开市立一中,创办了越山中学,即现在广州市第三中学前身之一。越山即指市立一中当时的校址越秀山麓,也就是现应元路广州市第二中学校址。




初时,越山中学以德宣西路(今东风西路)兴隆东18号为临时校舍。1934年,购置位于德宣西路添濠北街四大段地块作新校舍。1937年8月,越山中学迁校至大新路,增设附小。



1937年8月31日开始,日军开始空袭广州。校董会决定将学校迁内地。初迁台山荻海东河余家祠(即台山县立第二中学旧址),但因该处被军事当局占用,只好迁至赤坎东埠,借司徒氏图书馆及租赁该馆附近洋楼为校舍。






1937年9月,越山中学迁址到台山后的招生广告。


1938年秋,赤坎被日军轰炸,学生疏散。11月初,越山中学迁校澳门,租白鸽巢公园前地及消防斜巷等洋楼为校舍。当时,中山县战事也非常紧张,中山县立女中一部分员生也迁至澳门,并与越山中学商定将中山县立女中与越山中学合办一个学期。1939年2月,越山中学复办附小。




1939年2月设附小,在留澳期间,全校学生约七八百名。1942年2月下旬,正校迁赤坎,澳门仍设分校,保留初中及附小,由谭广德任澳校主任,陈雪聪任附小主任。




1945年抗战胜利。9月30日,越山中学收回广州大新路原校舍。




1950年3月,市政府将越山中学改为市三中。





广州市立第一中学、越山中学第一任校长司徒优博士像。




03


思思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停办


私立思思初级中学校设立于1932年,原在广州河南福安街,翌年迁河北万福路,1932年再迁正南锦荣街,同年10月立案,时任校长黄锐钟。



1938年春在澳门设立分校。澳门分校主任为李震和郑雨芬,校址位于南湾63号(和为旅酒店右侧)。该校分男生部及女生部,招收高初中暨“师范科”及“简师班”学生,另招小学各年级转学及借读生,1938年12月12日开学。




澳门思思中学斌社于19注册40年初曾办理“民众学校”,分高中低三级,各级分甲乙两班。该校于2月15日召开校务会议,选举各班主任。







图为1935年出版的广州图书对思思中学对介绍。




04


岭南大学附设第二中学




岭南大学附设第二中学。该校于1928年秋办理立案,1933年5月呈奉广东省政府教育厅立案。



岭南大学附中初高中部于1937年9月迁往九龙青山道梁园,西关荔湾的附中分校则于12月21日迁澳,定名“岭分中学”,澳门岭分的校址位于东望洋白头马路山顶,该校开设初级中学和小学,何鸿平、杨重光和罗作祥先后出任校长。1946年2月,该校初中部新旧学生148名,小学部34名。




1949年9月,该校招收高初中及插班生共304名新旧学生合计,高中生261名,初中生281名,小学生122名。该校校址原向澳门邮政局租用,新一届校董于1948年获澳督同意,以葡币80000元购入全部房产作为永久校舍。当时的中学部仍设于东望洋白头马路,小学部则于1947年8月前后迁得胜马路8号(新花园附近)。





图为关于岭南大学附中西关分校的介绍。




05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广州大学于1927年3月3日正式成立,1928年秋接收广州女子中学,易名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1937年2月,广州大学奉教育部令饬推行职业补习教育,即筹设计政训练班,同年8月招生,共取录800多名,内分会计组六班,统计组一班。





1937年秋天,广大附中先于九龙粉岭安乐村设分校,计政班其后于九龙上海街设立分校。1938年11月,广大附中迁至开平县沙塱乡复课,其后四邑告急。由于逃难至澳门的学生也多,校长陈炳权遂派教务长陈梦周及校主任谭维汉在澳门筹建分校,租赁白马行三号为校舍,办理计政班及中学,于同年12月16日复课。




1939年1月聘陈律平负责附中澳校部主任职务。该校其后租用二龙喉陈园作教职员宿,并于3月加租白马行街7号一部分为第二校舍,加招高初中春季一年级新生各一班。4月12日该校再迁白马巷5号,将两校迁入,当时高初中生有150多人,分六班教授。




1941年度上学期,广大附中增设附属小学两班,又租用板樟堂街31-3银顺3号为第二校舍,中学部九班合367人,小学两班合51人。





广州大学附中位于文德路19号。




06


私立广中中学




现名:省实越秀中学


曾名:广州市二十七中


该校于1930年创立。1952年私校调整为大北中学。1955年在盘福路原十二中学校址办学,组建广州市第二十七中。现与二十一中一起改名为省实越秀中学。





1938年初迁澳,凡七年半。澳门原校址在风顺堂上街2号。该校于1939年度扩充校舍,租赁四层大厦一间,面临南湾,增中学课室、宿舍、理化生物实验室、工艺音乐特别室等,当时招收高初中小学和幼稚园各级学生,中学设在风顺上街,小学和幼稚园在南湾。




抗战胜利后,该校迁返广州越秀山南越大道原址。




07


广州私立知用培中学




现名:广州知用中学


曾名:广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知用中学的前身是1922年11月14日成立的知用学社。知用学社的发起人是陈克文、苏熊瑞、李加雪等12位从广东高等师范代理学校(中山大学的前身)毕业的优秀毕业生。




1924年9月12日,在知用学社的基础上成立知用中学,校址在广州市纸行街,由知用学社设立,1931年迁入海珠北路仓前街的自建校舍。





该校于1939年2月迁澳,校址位于青洲大马路,学生约500名。报道指原校长张瑞权于1942年离开澳门北上,校政由知用学社和校务委银顺员负责,而该校约于1942年6月租用水坑尾15号广州会计职业学校旧址作校舍。




1943年初,该校曾增设升高中班和升初中班,修读期为半年,当时的代校长为潘学增、教务主任为张兆驷、训导主任为沈鹗年、事务主任为林庆培。1944年11月4日为该校22周年纪念日。




这是首任校长唐富言。




08


私立培英中学校西关分校




现名:培英中学西关分校


曾名:广州市第二十九中学


1927年,叶启芳、区茂泮创办培英中学西关分校,该校原为花地培英中学所分设,即现在西关培英中学前身之一。有限公司1928年9月开校,原校址设于兴贤坊,1931年,迁多宝路尾多宝大横街。该校于堂区1926年及1930年先后呈奉广东省教育厅及广州市社会局核准立案。




1935年多宝路的校门。




1937年后,受日军空袭广州影响,培英中学西关分校于1937年秋将幼稚园停办,其余各级仍继续开课,学生只得20多人。




1938年春,决迁澳门上课,终于租得澳门著名的望厦村唐家花园一部分为校址。1938年7月,培英中学西关分校迁入唐家花园上课。




培英中学西关分校在香港沦陷后,经济几乎到了断炊的地步,但校董王德光、何祖鉴出力筹钱,帮助解决或减轻教工和寄宿学生的困难。校董邝耀厚来到澳门后,夫妇义务分担高、初中课程,校友刘敏庄(刘继祖女儿)义务在音乐课上司琴。除此之外,培英中学西关分校还向澳门当局和社会寻求帮助。




例如,1943年7月,全澳华人学校请求政府配给米粮,由余日森、刘年祐、黄晓生、廖奉灵、赵恩赐、朱葆勤、罗致知、林耀坤等8人为代表,向澳葡当局陈情,并由华人代表梁后源以及华视学会会长施多尼引谒澳督戴思乐。其后,澳督承诺以西洋纸90元价格,廉售26包米石与学校,并于8月24日经广中中学代领,再分发各校。当注册时统计全澳各校教职员618人,每人得米7斤4两。




1938年9月培英中学西关分校在澳门的招生广公司告。




09


私立协和女子中学




现名:广州协和中学


曾名:协和女子中学校


1911年,美国碧卢夫人在西关创办“慈爱幼稚师范学校”。1916年,改名为“私立协和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迁入西山新校舍,即现在广州市协和中学校址。1935年,改名为“私立协和女子中学校”。





1937年日军空袭广州后的9月,附小停办,迁校至台山公益埠胥山中学原校址上课。在公益埠上课20多天后,公益埠车站首次受到日军轰炸,警报一响,从12月18日起,日军更加疯狂地轰炸,公益车站、上下川岛沦陷,公益埠受到严重威胁,因此,1938年1月,学校再迁澳门,以高楼下巷一洋楼为中学师范部校址,风顺堂街口一洋楼为小学及幼稚园校址。



1938年2月5日在澳门复课。1942年,该校中学部设于高楼下巷,小学于风顺堂街。







1937年,协和中学在台山公益埠的校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协和校长返回广州接收学校。但当时西村校址为日军军医院所占,校舍一片狼藉,学校只好借用广州女青年会职工学校旧址先行开办初中部,原有中学师范部仍在澳门上课。




初中部开办后,日军军医院撤走,但新一军三十八师又占用校舍。校方请求入住宗教院后小红楼,并着手修葺校舍。后三十八师撤走后,五十师又占用校舍,幸好校方认识该师副师长,再加上得到第二方面军司令官的手令禁止各方面军军队进驻协和校舍,学校才正式接收校舍。




1946年2月16日,协和中学正式在西山复课。




协和中学在澳门时期的附小及幼稚园的校舍。




10


中德中学分校




中德中学原设于西关多宝路,1914年风顺2月立案





1938年4月,周雍能、梁寒操、吴铁城、俞鸿钩等人发起,经校董会批准,于澳门设立分校,并同时创立小学,由该校教务长郭秉琦主理。1938年7月20日,《华侨报》上有该招生广告,招收高初中一年级新生,初中二、三年级转学生及借读生暨小学各级新生及转学生。该校高初中及高小设于妈阁街15号,初小设于荷兰园得胜马路6号。




1939年1月,该校呈澳督批准设校后,更名“澳门私立中德中学”。




1940年以后,初高中共有六班。中德开办初期,历年学生的总额有80多名,但1943年9月新学期人数激增,新旧学生有400多人。



1935年间关于中德中学的介绍。




11


广州私立教忠中学




现名:广州第十三中学




该校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1),原办初级师范:1923年8月起陆续改科技办初中,1928年8月增设高中师范科,并分设女子中学部,是年10月奉准立案,校址设在文德路广府学宫内。



租赁

1902年教忠学堂创办时候的征信录。




该校于1938年间迁澳。从华视学会发给该校的准证所见,朱葆勤约于1942年接任校长。1942年8月15日第1次新生入学试,除转学及借读生外,取录高中一公司年级新生65名,初中一年级新生54名,小学新生30名;9月1日第2次入学试,初中一年级新生14名,小学30名。该校设于妈阁街4号陈园,全期学习费,高中30元,初中24元,小学10元。




1944年9月,该校迁进三巴仔横街14号,新生人数激增。该校高初中及附小合计,学生最多时达千人以上,抗战胜利时该校有600多名。




1946年春,中学全数迁回广州文德路原校。



教忠学堂首任监督丁仁长,即首任校长。




12


广州培道女子中学




现名:广州第七中学




1888年美国南方浸信会女传道会第一届联会,以中国妇女绝少入学机会,也无途径认识基督,遂派容懿美女士来广州,凑款5000元,于五仙门建筑一栋房子,创设培道学校,位置位于长堤。




1906年因学校人数增加,校舍不敷,于东山牧鹅塘及其附近买地一千四百六十余井,建校舍两座,可容学生二百余人。1907年东山新校舍落成并迁入上课。




这就是现在广州第七中学之起始。




1934年《培道学生》创刊,全由学生自己组稿、编辑及付印。




抗战时,培道先迁肇庆,后再迁香港,留港四年。香港沦陷后,1942年初迁澳复校。




该校先是借用培正中学校舍上课,并租连胜马路18E两层洋楼为宿舍,8月间租得罗利老马路23-25号一连两座洋楼共四层,作为校舍,9月4日开课,学生增至230多名,职教员30多名,其后再租得21号,共两层,以楼下作为礼堂。




1943年第二学期学生增至280多名,小学部迁往连胜马路18E,9月再租亚利鸦架街16号三层洋楼辟作小学部课室。




截至1946年1月,在澳门办学四年,全校有学生450多名,中小学大约各占半数。



培道澳门办学经过。




13


洁芳女子中学




洁芳女子中学该校创办于1907年,校址在广州河南龙溪首约内,有师范本科和高初中小学及幼稚园各级。校长姚学修。。





1938年12月26日在澳复课,校址设在龙头左巷10号。




1939年2月间,学生200多名,因附属小学人数较多,曾商借望厦普济禅院作第二校舍。




1942年初,该校全期学杂费,高中师范25元,初中20元,小学一、二年级9元,三至六年级10元。




1942年9月,该校承租崇新小学近西街风顺校址作第一分校,并于该学期兼收12岁以下男生,又该学期曾加设30个免费学额,救济失学儿童。





关于洁芳女中的介绍。




14


执信女子中学




现名:广州执信中学




1921年10月1日,执信学校举行开学仪式,校址在越秀山南麓的应元书院旧址。1922年,经省政府批准,收用先农坛昆连荒地为执行学校新校址,即广州市东郊东沙路(现在的执信路),包括细竹丝岗、螺岗、大眼岗,面积约142亩。1927年8月第一期建筑落成。1928年执行学校改名“执信女子中学”。








执信学校的新校址平面图,也就是现在的执信中学所在地。


执信于1938年1月在澳门复课,当时初高中女生有200多人,曾租用罗地利忌博士路之洋楼(俗名黎登别墅)全座作学生宿舍,学校和办事处则设在天神巷24号屋,其后再租南湾街33号作中学部之用,小学则设于天神巷校舍。


1939年初又再租三巴仔横街3号屋作分校。校长杨道义于1940年7月离澳后,由金曾澄接任校长职务,同年12月金曾澄委任教务主任陈道根作代表,负责在澳门接洽一切公务。





1942年7月31日该校即停办。


执信学校校长、朱执信的妻子杨道仪。




15


南海县立联合中学




现名:广州市南海中学


曾名:广州市第十一中学


1905年,南海县士绅决定改革西湖书院(位置在西湖街和大佛寺北面,大马站东面,承宣直街(今北京路北段)的西面,粤秀书院的南面)规模,开办简易师范科馆。1906年,简易师范科毕业,在原简易师范馆址改组设立南海县立中学堂。1910年,学校由西湖书院迁至高第坊芦荻街新校舍。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8月31日,日军开始轰炸广州,南海中学高中部迁南海县北村,初中部迁南海县泌冲。




1938年,佛山沦陷,南海中学与南海县立师范和南海第一初级中学合并,改名为南海县联合中学,在中山县前山(现在珠海前山)复课。





南海县联合中学校长。


1940年3月,前山沦陷,南海县联合中学迁校澳门。


该校由广州市南海中学、佛山南海师范,以及南海一中三校联合组成。校长李兆福,校址曾设在雅廉访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南海中学回广州复办,但芦荻街校址,在广州沦陷时被伪公立第一中学占据。抗战胜利后,法商学院的石榴岗破坏严重,原光孝路院舍被省公路处借用,所以,法商学院就占用了芦荻街南海中学的校舍上课。由于芦荻街校舍被法商学院占用,南海中学只好在学宫街南海学宫上课。




1947年2月,法商学院迁回石榴岗,南海中学迁回芦荻街。







南海县联合中学1940年度初中锋社第三届毕业生合照。




战后各学科技校的去与留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曾经通电各地学校留在目前所在地继续上课,听候部令复员,但各校情况不一。




知用中学先派员到广州视察,9月仍继续在澳门开课。20年代已迁澳门的粤华中学,在这个时候呈奉广东省教育厅正式立案,让所有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投考升读内地大学,为吸纳学生,凡留澳转读该校的高初中学生,有原校转学证件,学行成绩优良者,可免试入学。




培英中学高中一至三年级新旧各生,全体返回广州西关多宝路尾,或花地、白鹤洞原校,并会合曲江南下的学生,于1945年9月中旬复课,而初中小学及幼稚园,则继续在澳门望厦唐家花园办理曲刘继祖校长校主持。



1907年地图上的培英学校。




教忠中学迁回广州文德路原校,澳校只招小学各年级插班生及幼稚园新生;




协和中学一方面派员到广州西山原校址筹备、另一方面则增设宿舍供学生寄宿。该校因广州校舍须修复,决定在丰宁路女青年会内先复办初中,澳门中学各部在澳续办一学期后再迁返广州。该校其后改名协和学校,设小学和幼稚园,1946年中租用南湾73号(培正小学阳址)作校舍、夏令班即于7月4日在新址上课。




协和中学在澳门时期的校门。







培正中学在做租赁广告的时候在校名的上端加上“广州”二字,不但在澳门招生,也为广州东山原校在澳招考高初中各年级插班生,而在澳门只保留初中一年级及小学;迁往风顺堂街的陶英小学则增设幼稚班;1947年9月始在澳门增设初中部。




培道中学奉教育部令迁返广州后,校董会决定在澳设分校,任李瑞仪为校主任;新校借用白马行9号浸信会副堂,1946年2月10日开学。该校原定只设初一年级及小学各年级,或曾应家长要求增设初中二年级。



培道中学。





广州各中学位置图




澳门有多大?




澳门半岛在1840年是2.78平方公里;


1927年是5.4平方公里;


即使到现在也就是不到7平方公里。




30多所外来学校涌进这个小小的半岛,情况可想而知。







图为《广州旧闻》根据历史资料绘制的学校分布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