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企业停产停工损失也不小(停产停业损失是直接损失吗)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包括深圳多地政府纷纷出台纾困中小企业的措施,有力地维护和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并提振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工停业拖累生产进


“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线下全部停课,课程内容也不适合线上授课,所以整个运营是完全停滞的。”UBTV小主播深圳前海&后海校区创始人何逸告诉记者,目前机构有学员300人左右,粗略统计,停课一周,损失大约五六万,停课一个月就要损失约30万元了。


受到深圳年前年后的新一轮疫情冲击,何逸的培训机构今年以来没有开过张。她表示,如果3月份情况没有好转,就只好继续休息。按照劳动法规定,休息期所有员工工资第一个月全额发放,第二个月起按照深圳市基本工资标准发放基本工资。“我和房东沟通了,如果3月还不能上课的话,他可能会适当降租。”


何逸表示,作为企业肯定会积极配合抗疫,但也希望政府能更加精准地防疫,逐步有序地放开,保证企业能正常运营。“我们没法停工太久,最多一两个月,否则之后很多东西要再调动起来就很麻烦,这个是重点。”


陆女士是深圳石岩的一名外贸企业主,春节后因受深圳石岩片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她所在的工厂停工停产了十来天,直接经济损失大几十万,抛开人工房租这些,在停工期间,她最担心的是影响货品的交期,外贸订单完全按合约办事,没有回旋的空间,如果逾期将支付赔款甚至取消订单。因此在石岩2月中旬可以复工后,她迅速带上所有员工,再从劳务中介处请了临时工,夜以继日地生产,终于赶出了货,这才松了口气。


陆女士与何逸持同样态度,她本人对疫情防控最主要的诉求是“要快”,出现问题后能尽快扑灭,如果时间拖长了,企业耗不起。她也听说一些底子较薄的同行,遭遇停工停产后处境非常困难,“因为疫情影响,我这几年在日常经营时要时时考虑风险管理的收益,重视现金流的管理,没有以前那么激进了。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朋友从求发展到求生存在转变。”


深圳一手机产业链上游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的工厂100多人,若停工一周,将损失200万的业绩,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如房租,人工等)。相比经济损失,他更担心的是流失客户,一旦他停工,客户会把订单转给其他同行生产,此前碰到这种情况时,即使不赚钱甚至赔本,他也会马上把订单发到其他没有停工的企业,“开发一个客户很难,流失一个客户却很容易。”该负责人表示。


不过,停工停业毕竟非常态,大多数企业主认为,扛过去了又是“艳阳天”。何逸预计今年一季度仅能完成原计划营业收入的30%,但她对前景表示乐观,认为创业要看长远,需求和消费并没有减少,只是暂时延缓。“强者生存,近期我已经知道有一小部分机构关闭,意味着能活下来的机构竞争压力就会变小。而且,疫情期间,我们一直跟家长有很好的交流,信任度和口碑反而提高了。”


需求萎缩业务拓展受阻


相对于停工停业所带来的短期冲击,更令企业主担忧的是,疫情导致的长期需求萎缩。在某些行业,这种现象已经发生。


“除了新冠检测相关的企业,整个体外诊断行业受疫情影响,全行业的业务应该萎缩了40%以上。”加美生物创始人刘小龙判断,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体外诊断(IVD)企业,2021年6月开始销售产品。刘小龙表示,疫情下医院服务受限,还有一些医院和科室出现阶段性停诊,医院病人因此减少许多,医院对体外诊断方面的医疗器械需求也相应减少。


据记者了解,当前除与疫情相关的医疗器械及耗材需求大幅增加之外,医院对其他医疗器械的需求确实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成立于2017年的世格赛思,主要从事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创始人冯耿超向记者表示,现在许多非急病、重病的患者都会延缓手术计划,外科手术量就出现下降,进而使得医院对外科手术耗材的需求量也减少了。“原来一个医院可能有100位住院病人,现在只有70~80位,需求确实是萎缩的。”


而实际上,除了与疫情相关的医疗行业之外,许多行业都尚未从2020年疫情中完全恢复过来。“我以前每年换一个最新款的手机,但现在的手机已经用了3年了。”深圳的曾先生是一名消费电子产业链下游供应商,他所在的行业订单减少,从而导致竞争加剧,价格战激烈,与此同时,生产、服务研发、供应链等各方面成本却不断上涨,导致利润一降再降。


曾先生告诉记者,反复爆发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带来持续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消费热情。由于消费需求不振,整个产业链都受到影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同时造成流动性紧张。他近期刚收到一张3个月的承兑汇票,是去年8月份就交货的订单,这意味着他从交货到收款,需要9个月时间,付款周期被拖得很长。为了应对付款周期拉长所造成的资金缺口,他已将家庭名下的所有商品房抵押贷款,他向记者表示:“目前仍有一定的资金需求,但信用贷款太贵,企业利润不足以支撑。即使是3.75%左右的经营抵押贷款,仍占了企业利润的绝大部分。”


曾先生表示,目前大量商兑汇票横行,既没有提高社会效率,反而对企业的流动性带来严重的伤害。企业经营需要正常的现金流,对于很多稳健经营的企业来说,只要每月及时收回货款,基本不需要银行信贷支持,更不需要纾困。


“我们的产品销售其中一个销售对象是民航业,如今疫情冲击最大的就是民航,这部分业务去年占比会有30%~40%,现在我们做了业务调整,目前只占10%左右了。”超节点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晓涛对记者表示,民航业务板块的收缩,就必须扩大其他板块的业务量,才能保持整体业务量不下滑。


有资金需求却遭遇融资难


在问卷调查中,有93%的受访企业表示疫情造成了企业运营成本的上升。其中,64%的企业表示出现人力成本上升,53%的企业表示物流成本上升,63%的企业表示原材料成本上升。


“除了租金以外,我们的用人成本压力也很大,有些工人春节回老家,后因疫情就索性不回深圳了,我们只好开更高的工资来招人。”冯耿超对记者表示,疫情发生之后,工人的流动性在持续减弱,虽然随着疫情缓和,情况有所好转,但目前的用工成本依旧比疫情之前高了许多。


调查还显示,有超63%的受访企业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需要融资。“我们IVD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萎缩,投资机构都看得清清楚楚,下手投资的意愿明显减弱。”刘小龙表示。而冯耿超则表示,“开年后我们正在做A轮融资,但发现深圳疫情原因,很多机构暂时来不了深圳做尽调了,融资节奏肯定要慢一些了”。


刘晓涛也表示,虽然没有砍掉研发类项目,但会重点保障能产生现金流的项目,暂时对研发类项目减少投入,把一些人员从原来对未来的研发投入,转移到现有产品的投入中,加大现有产品的开发和完善,正在研发的未来产品可能会做一些产品间的合并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