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铁匠文字商标设计(商标设计网站)

每天8点多钟,小范都会准时出现在老厂一家他跟师傅合租的一间狭小的临街店面里,开锁、拉起转闸门,稍过一会儿,就会有“叮叮咚咚”敲白铁的声音从店里传出来,这是小范商标设计文字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了。




小范叫范云鹏,1995年出生的他已经从事手工釉壶制作行业6年了,被行业里的人称为年轻的老师傅了。“随着机械化制壶的发展,我这门手艺还不知能做多久,但我喜欢,也愿意坚守。”范云鹏说。




18岁的选择




釉壶,是吹釉的工具,通常用白铁皮加工而成,是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的辅助工艺,白铁,镀锌铁的俗称,景德镇吹釉壶的主要制作材料,所以,釉壶加工者也被称为白铁匠。





釉壶




范云鹏的制壶手艺,是跟师傅冯从亭学的。高中毕业那年,范云鹏没有继续升学,像许多数青年一样怀揣着创业梦想,四处寻梦,然而,创业的路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顺畅,四处受挫之后,他回到了景德镇,心想踏踏实实学门手艺。




范云鹏的姑父是老厂附近有名的白铁匠,不仅手艺好,而且备受大家尊敬,在家人的安排下,范云鹏跟着姑父冯从亭学起了白铁匠,那年范云鹏18岁。




学习打白铁,是件非常辛苦的事,累、苦、脏,不用说,还有许多技巧,一开始,家里人都十分担心,长得白白净净的范云鹏是否能坚持。“做这一行的年轻人很少,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但我感觉这是一门好手艺,所以我坚持要学。”范云鹏说。




剪铁皮、敲管子,是白铁匠的入门活儿。在练习剪铁皮的时候,一把大剪刀,不停地在手上张合,将大铁皮按照制壶的需要剪成适度大小,刚开始,范云鹏还觉得新鲜,可一两天下来,手上已经磨起了泡。敲管子,要讲究技巧,稍不留神,就会敲到手,那时,范云鹏的手布满了创可贴。





剪壶盖





敲管子




“我当时也担心自己会坚持不下去,师父也看出我有想放弃的念头,于是一直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到了月底,师父还给我零花钱,并让我上街去买点自己想要的物品。因为师父对我太好了,于是我下定决心不能辜负师父。”当范云鹏不再需要创可贴的时候,范云鹏已经可以跟着师傅一天做几把壶了。




在坚守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明代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记载制瓷过程“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而这七十二道工序中,吹釉是其中重要的一道工序。范云鹏打趣地说,传统手工制壶,应该属于“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在范云鹏看来,作为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的辅助,釉壶加工也是一门体现智慧的手工艺。




釉壶,由筒身、上底、上盖、喷嘴、内管、把手等几部分组成,抛却釉壶自身的美观之外,喷嘴与内管的咬合、管与壶的比例、盖与壶身的密封性等等,直接影响到出釉的效果,掌握了这里面的工艺奥妙,才是一名合格白铁匠的铁匠标志。范云鹏说,没有几年的刻苦摸索和师傅的手把手教,是很难出师的。





经过特殊处理的板凳





做壶身





喷嘴





做密封处理



铁匠

范云鹏出师后,一直跟着师傅在店里做事,附近的陶瓷作坊老板都知道,老厂有个年轻的白铁匠。有个北京的艺术家,来景德镇就喜欢找范云鹏,除了买壶之外,还喜欢在范云鹏干活时拍拍照片、聊聊天。“这个年轻人不简单,能把这个不起眼网站的工艺坚持下来,就值得尊重。”北京艺术家说。




师从网站冯从亭,是范云鹏人文字生重大的一个转折点。“师傅教的不仅是手艺,更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范云鹏说,这是传承的意义商标设计所在。师父既是老师,也是长辈,他不仅教会范云鹏手艺,还经常教他做人的道理。范云鹏以前很懒,师父经常说,“徒弟要来早,这么懒你跟别人肯定学不会出来别的,要7点出门,8点开门。”范云鹏以前什么都不懂,在师父的教导下,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手艺更加勤勉。




“做我们这一行的,十分辛苦,除了敲敲打打,还要忍受着铁尘和锈味。”范云鹏说,尽管如此,但他喜爱,因为在手工制壶上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更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在机械化发达的时代,他的手艺还能被人认可,还在为景德镇制瓷发展服务,所以,年轻的他还在坚持。但他更希望这门手艺可以传承下去,因为这也是瓷业前辈们智慧的结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