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国内外内部控制发展概述

一、国外内部控制简述

1985年成立的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公司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而实施额程序。

同时COSO委员会还指出内部控制的特点是:

1.内部控制是一个实现目标的程序和方法,而其本身并非目标;

2.内部控制只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

3.内部控制要由企业各级人员实施与配合;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经过1994年、2003年和2013年的增补和修订,形成了COSO内部控制框架。

该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和五大要素,其中三个目标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五大要素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COSO内部控制框架被称之为最广泛认可的关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国际标准

二、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其规定了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原则和总体要素,是我国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

《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结合国际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报告为代表的国际内部控制框架和中国国情,其应符合的目标为:

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3.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要求企业所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应包括五个要素:

1.内部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预沟通;

5.内部监督。

2014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事后控制”的指引,是对企业贯彻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效果的评价与检查。

上述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和审计指引三个类别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