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屠光绍在“《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上提出,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正面临三大趋势性变化,即:金融科技正带来的必然变局、金融体系正经历着必须的变革和金融理念正面临必要的变更。
“科技不能代替金融,科技不能改变金融本质,但科技一定能改变金融。”屠光绍认为,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下一步竞争发展的形态、金融行业发展业态和金融发展整体生态都会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屠光绍表示,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到高质量阶段,整体金融体系仍存在不足。
具体来看,首先是大与弱的矛盾。中国金融体系非常庞大,但服务经济的能力、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强。其次是结构上新与旧的关系。现在的金融体系适应了大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调整转型,传统的产业效率和支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比重正在逐步下降,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提升,金融支撑新兴产业还有待加强。此外,金融体系的效率还比较低。
屠光绍认为,新需求、改革和开放这三大因素要求我国金融体系亟待进行变革,下一步在变革中要加快直接融资发展、机构发展模式转型以及重视业务和服务手段的创新。
谈及金融理念变更,屠光绍表示,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现在,不仅是金融界,社会上也在对金融理念进行反思,包括对金融责任理念、金融服务理念和风险理念的加强重视。“中国这几年也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这表明中国金融与全球的联动和自身的进步。”屠光绍称。
南都记者 卜羽勤 见习记者 宋承翰 林方舟 发自北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