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没有利润的企业值得投资吗?财报之利润表解读

亚马逊1995年创立,连续十七年亏损,一直广受质疑,但是不妨亚马逊成为美股市值第二的公司,京东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市值570多亿,净利润只有1%-2%,但是也不影响京东在资本市场上广受追逐,从投资的角度看,没有利润甚至利润为负的企业,是如何长期的活跃在资本市场的。

利润表,是做商业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基础。


1、利润表的组成


利润表,记录了企业一个报告期内的经营成果,卖了多少产品,获取了多少收入,其中的成本是多少,由此产生的费用是多少,最终取得了多少的收益,付出了多少的税,呈现了公司利润的来龙去脉。

【利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利润包括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四种核心的利润。

我们来看一看万科的利润表。


营业收入是利润表中的第一项,是企业创造利润的基础。大家从这个表可以看到有【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收入】两项,其中【营业总收入】除了【营业收入】之外,还包括不属于企业经常性活动造成的【其他收入】。

所以,投资者常说的主营收入,指的是报表中的【营业收入】,而不是【营业总收入】。因为只有【营业收入】才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流入。

万科的利润表中,你可以看出,万科2019年获得了3678亿元的收入。

讲完营业收入,我们接下来看第一个“利润”相关的项目,这个利润说的是【毛利润】。利润表上一般没有,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在万科这个报表中,毛利润=3678亿-2345亿=1333亿。

毛利润是计算净利的起点,是指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与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直接相关的支出后剩余的利润。

看完毛利润,接下来看第二个利润项目,“营业利润”,也可以叫经营利润。

最前面的是常说的“三费”,其次是“资产减值”,最后是“投资收益”。营业利润之后,就是【利润总额】了。相比前面从【毛利润】到【营业利润】的复杂,这一步就简单多了,两者相差的仅仅是营业外的收入和成本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要注意的是,一般企业的这部分收入造成的利润都是无法持续的。对于万科这样的企业来说,这部分营业外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接下来就到了期待的【净利润】了,从【利润总额】到【净利润】,也非常简单,差别是扣除了【所得税】,就是下图中的红框部分。

至此,我们就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毛利润-三费-资产减值 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二、上市公司真正的盈利


利润表上看到的【净利润】并不完全,【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才是。所以看报表就要看【合并报表】。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多多少少旗下都会有一些子公司,在这些子公司中呢,有一些是控股的,有一些不是。

那么,合并报表呢,就是把其控股的所有子公司的一些信息合并进来。而母公司报表则指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数据信息。

所以说:

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情况看合并利润表

母公司利润表仅反映上市公司母体,不包括任何子公司的经营情况

用乐视网的例子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差异。18年Q1合并报表的营收和母公司报表的营收,差了好几倍。就是因为乐视网大部分的营收来自于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卖乐视电视那个)。

净利润图中黄框部分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分别又是什么呢?

这个用个虚拟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上市公司A的母公司净利润是10亿,旗下有一个60%控股的子公司B的净利润是5亿,那么其对应的在【合并报表】中的数字就是:

净利润=10亿 5亿=15亿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亿 5亿*60%=13亿

少数股东损益=5亿*(1-60%)=2亿

合并报表中的【净利润】,其实不都是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因为有一些控股的子公司并不是100%拥有的,只有【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是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是我们要计算PE的净利润。

而合并报表中的净利润有一部分是属于持有这些子公司少数股权的那些人,这部分的数值,就是【少数股东损益】。

三、看利润表主要看什么


利润表是流量,体现的是公司过去一个报告期的成绩。静态的数字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去看其中的【变化】。

营收的变化,净利的变化,是我们常看的。具体到更细的部分,我们要去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变化在发生?如果净利润上升,我们要去看:

是产品卖的更多,导致营收上升了?

还是成本下降,导致毛利率提升了?

或者是三费比例降低,导致净利率提升?

又或者是因为并表了新的公司?

所有的这些变化,应该是我们观察利润表而更应该去看的一些信息,不要仅仅停留在看静态的数字上。比如,不要看到万科盈利一千多亿,就说,这个公司牛逼,值得投!而是要仔仔细细地去看:

现在一千多亿净利润,去年是多少?增长了多少?

对比净利润的变化,营收的变化是更大还是更小?

营收的提升,背后到底是量在提升,还是价格在提升?

毛利率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三费呢?

所有的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去看公司的变化,到底是怎么样。如果我们要判断公司的未来投资价值,也要通过这些变化,去想公司未来会如何变化。这个判断,是我们做出投资决策非常核心的一个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