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与其在意“沉没成本”,不如计算“机会成本”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场景:上班眼看再不坐车就要迟到,等了很久的车却迟迟还未出现,纠结要不要继续等;想要去心仪的餐厅吃饭等位等了很久都开始饿了,可是长长的队伍前面还有很多位,犹豫要不要继续排。

每每到了这样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劝说自己,来都来了,再等等又何妨?不能白白浪费了前面辛苦等待的时间,再等等吧,就是这样,因为不甘心浪费过去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而决定继续之前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完不喜欢的电影;吃完不爱吃的食物;穿上不合体的衣服;甚至在面对事业、感情、孩子的时候,也很难脱离“沉没成本”去思考。这样的坚持,看上去是获得,其实是一种损耗。

其实放弃比坚持更难。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曾提出这样一个理论:我们一旦对某项目的大量任务进行了支出,那么任务的重要性就会被重新高估。

《少年包青天》中的公孙策一角被大众熟知的任泉,从戏剧学院毕业后,陆陆续续也演过一些走红的影视剧,但和自己的同学相比,演员之路上取得的成绩便不是那么耀眼了。

本身也觉得做演员太“被动”的任泉,没有因为自己在演艺事业中付出的“沉没成本”而摇摆不定,果断把重心放在了商业上。先是把餐馆开成了连锁店,再和李冰冰、黄晓明合伙成立火锅店,后又成立StarVC。

直到2016年,任泉在微博发出消息,宣布自己息影:“这件事,我思考过一阵子了,然后,我做了一个决定,不演戏了。”

就这样,任泉在影视产业最蓬勃的时期,放下已经奠定的事业基础和付出的努力,彻底转型为一个投资人。他放下“沉没成本”,成就了现如今不菲的身价,成了大家眼里的“传奇人物”。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一大部分职场人,都耗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想要不被“沉没成本”拖垮自己的事业,你可以尝试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问自己:如果没有曾经的那些付出,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在选择面前,不要担心放弃会让你损失“成本”,那些不可收回的精力、时间,乃至金钱,不应该是让我们投入更多的理由。

与其在意“沉没成本”,不如计算“机会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