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合肥包河区国税局稻香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税务局)

辛继林1996年的农民承担费用收据。


“没有好政策,咱农民哪能过上好日子?”辛继林晒起丰收和幸福,总是念念不忘改革开放这一活水源泉。


辛继林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他的奶奶因为患病无钱医治过早离开了人世,爷爷和父母靠“工分”带着兄妹4人艰难度日。由于家境贫寒,家中时常“等米下锅”,为了三五斤米借遍整个生产队。借回家的米也舍不得净煮着吃,而是和着红薯、萝卜一锅煮,只为了能够多吃几顿,少借几回。


那时,一亩田的早稻晚稻加起来才五六百斤。生产队交足国家定购粮之后,再按照“工分”实行分配,绝大多数农户都吃不饱,每年吃上一顿肉更是一种奢望。尽管各家各户有自留地,但只能种上一点自给的蔬菜。“如果哪家种上经济作物,就犯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大忌,要挨批斗。”


1979年,辍学多年的辛继林当上了生产队指导员。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左”的影响,生产队仍然迈不开步子,基本还是“统管统分”。不过,随着家庭副业慢慢恢复,辛继林的母亲开始将蔬菜拿到集市上换些零用钱。


1981年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渐推开,作为生产队一把手的辛继林最为积极,开澧县之先河,第一个将土地分给农户承包。这一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辛继林清楚地记得,那年承包的10.5亩责任田生产稻谷近万斤,除完成国家定购、留足饱肚子的粮食外,还在市场上卖了1700公斤。揣着卖粮得来的450元“巨款”,辛继林买猪肉、添新衣,大年初一放起鞭炮,一家人过了个热闹年。


1984年下半年,头脑灵活的辛继林嗅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气息”,便利用农闲时间走村串乡,收购贩运农副产品。慢慢地,他的生意越做越大。1988年,辛继林建起两栋两层的楼房,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成了十里八村第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然而,由于生产成本一路走高、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工农业“剪刀差”不断扩大,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责任田有的被转让,有的甚至被荒弃。但辛继林没有放弃自己的10多亩责任田,始终精心培管,潜心摸索高产技术。出于对土地的本能热爱,他坚信,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定会得到党中央的重视。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犹如一股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沿袭了两千年的“皇粮国税”全部取消,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直补等多项优惠政策。接下来的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始终聚焦“三农”问题。更让辛继林高兴的是,2012年,国务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惠农政策遍及三湘四水。辛继林决定借势东风,大干一场。


2013年,辛继林以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本村912亩闲置水田。2014年,他又从邻村广福、高湖流转土地800亩,让那些抛荒的土地找到了“家”。如今,辛继林流转的土地已达2180亩。4台旋耕机,4台插秧机,4台割谷机,2台烘干机,常年驰骋在丰收的田野上。除去开支,每年纯收入可达100万元。


2015年,辛继林又乘势而上,牵头成立盛泰水稻专业合作社,实行订单农业,带动周边农民一起致富。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辛继林围绕“再生稻”不断摸索,努力攻关“吨粮田”,产量实现高产稳产。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他先后赴广东、湖北等地取经,并作为唯一的农民代表在湖南省“再生稻”技术推广培训会上介绍经验。今年,为了应对粮价下降的风险,辛继林推出稻虾套养模式,300亩“试验田”的龙虾通过电商运往省内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