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ppt)


聚焦两大任务,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2022年职业教育工作的任务是什么?陈子季给出8个字——“提高质量、提升形象”。“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这两大任务,我们要从类型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面,抓实抓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陈子季表示。


形象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及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的集中反映。陈子季说:“提升形象就是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教育,让用人单位依靠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上学选职业学校、技能提升找职业学校’的社会氛围,树立职业教育的好口碑。”


“总之,就是一句话,要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陈子季强调。


对此,与会的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深有同感,他介绍说,2021年山东省中考有2.95万名超过当地普高录取线的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1.7万名普高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职校招收低分生”难题进一步破解,用工企业对中职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6.07%,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从“无门槛追求数量”到“有选择以质定量”,吸引力和适应性不断增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在他看来,“首先是把职业学校办好,让老百姓的孩子喜欢来、愿意来;然后是把教学质量抓好,让孩子们学到真本事、练成真本领;最后是把发展路径建好,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落实三个文件,把狠抓落实作为头等大事


党的十九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举措不断,主要集中在三个文件里。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二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三是《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在陈子季看来,“这三个文件的内在逻辑,就是从深化改革到提质培优,再到高质量发展,既相互衔接又逐级递进,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框架。今年,我们把狠抓落实作为头等大事”。


如何落实,陈子季介绍说,在坚持不懈抓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面,将加强部门沟通、加大制度供给,逐个疏通制约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障碍,逐项落实“职教20条”提出的各项任务。


在强力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落细落小方面,教育部将压实地方和学校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各校落实好承接的任务和项目,对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作为考核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和遴选职业教育领域新一轮重大改革试点项目的重要参考。


在创新机制推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地生根方面,教育部一方面将压实地方主责,提出定量定性相结合指标,确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不衰减、不走样;另一方面,深化和扩大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激发地方改革活力,逐步形成“一省一策”“一市一策”“一县一策”“一校一策”的工作格局,并及时把地方出台的好政策、形成的好经验提炼转化为制度规范。


“近年来,广东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与会的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大胜介绍,广东省教育厅与12个省直部门通力合作,协同华为、格力等大型企业,以行业企业需求设招生专班。3年来,广东省财政安排115.9亿元用于高职“扩学位”“提水平”;其中,安排64.2亿元实施“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工程、加强省职教城建设,新增9.6万高职学位;安排7.7亿元支持欠发达地区新增4所公办高职,实现高职地市全覆盖。


突破五大重点,探索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如何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如何增强中职吸引力?如何完善“职教高考”缓解中考分流压力?面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陈子季介绍,2022年职业教育工作将重点从五个方面突破。


第一,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教育部将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指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引导学校在内涵上下功夫,提升办学质量。同时,完善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此外,打造示范标杆,以部省合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我们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陈子季介绍。


第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调整定位,推动中职学校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扩大贯通培养规模,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同时,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实施达标工程,用3-5年时间培育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职。


第三,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今年,教育部将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更好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重点做好三件事:加强考试制度和标准建设,确保考试严谨有序、安全规范、公平公正;优化“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


第四,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1 5”体系,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教学模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持续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推动建设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试点。


第五,打造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工作闭环。加强标准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开展实习专项治理。


《中国教师报》2022年03月02日第1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