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影响预期信用损失的因素有违约概率(下列关于信用风险预期损失的说法)


2021年,券商计提减值金额令人瞠目结舌。




截止到2022年2月初,一共有四家上市券商对去年的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予以公布,国元证券、光大证券、太平洋证券、国海证券四家券商总计计提金额超过23亿元,这个数额对于去年净利润带来的影响合计超过19亿元。




四家券商中的光大证券由于之前的踩雷MPS事件再次计提7.33亿元,是截止当前去年单个项目金额最大的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光大证券由于这个项目已经连续四年进行大额计提。同时,国元证券受“深之通”“蓝丰生化”等股票质押项目违约影响,合计增加计提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超过4亿元。













01


四家券商2021年计提23亿元








1月末,国海证券发布去年四季度计提减值准备公告,现在已经有四家上市券商发出2021年全年计提情况的预告。




光大证券计提金额超过11亿元,而且减少了超过10亿元的当期净利润。据悉,光大证券预计去年净利润约为35亿元,大额计提对其业绩影响可见一斑。




值得关注的是,光大证券这一次又对MPS项目计提预计负债超过7亿元,之前2018年到2020年,光大证券持续3年分别以该项目为由计提约为14亿元,16亿元和15亿元。时至今日已是连续四年计提。




光大证券表示,其前期针对光大资本和其下属子公司涉及的MPS项目相关进展情况予以公告,这一次计提逾7亿元预估负债,主要也是考虑了MPS事项进展情况、相关诉讼和仲裁判决情况,还有凭借判决结果应该承担的相应支付义务等各方面原因的结果。







去年,国海证券计提超4亿元的减值准备,国元证券计提近5亿元的减值准备,导致当期净利润分别减少3.67亿元和3.16亿元,而且两家券商计提减值准备的不部分作用于买入反售的金融资产,据悉相关风险集中在股票质押回购的业务方面。




太平洋证券计提近3亿元,中间有近4亿元是应收帐款,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其他债券投资供给返回近1.3亿元,当期净利润最终以减少了2.04亿元收场。




国投资本,作为安信证券的控股股东,在1月末也发布了去年计提各项信用减值准备净额总共超过了6.5亿元。净利润遭遇减利近5亿元,而且以上计提已经涵盖之前披露的国投泰康信托和安信证券去年未经审计财务报表中内容。








02


股质业务风险不容小觑








针对以上四家券商的公告内容,虽然光大证券和太平洋证券都有千万元级别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转回,可是纵观全局,股票质押风险对于券商提及影响依然不容小觑。




比如说,国元证券去年总共计提超过4亿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占据总体计提金额比例的90%之多。




国元证券表示,以上内容主要是对过往年度违约的“蓝丰生化”“珈伟新能”以及“深大通”等股票质押项目,融资人资信和质押物抵偿价值波动数据,可以予以回收性分析,进而增加计提预期信用减值损失。







对去年四个季度的计提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不难得知去年国海证券一共计提超过4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中,约有3.76亿元均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将近90%。




不得不提到的是,国海证券去年计提牵涉到的股票质押项目最早则可以追溯到2016年。在2016年,国海证券与融资人开展最初交易金额近4亿元和超过1亿元的两起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涉及到的融出资本本金余额分别是3.63亿元和0.81亿元,去年分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1.42亿元和0.13亿元。




太平洋证券去年转回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不到1亿元,可是新增计提近4亿元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证券公司对此操作解释为,将近4亿元准备中包括3.93亿元单项计提减值准备,主要是针对违约股票质押业务转入应收账款项目。




据悉,太平洋证券对应收账款担保情况和清收情况作出综合评估后,采用违约概率或者违约损失率的方法计测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这一次针对违约的股票质押业务转入应收账款项目计提减值准备超过4亿元。涵盖新增计提应收账款资产减值准备近2.6亿元,由买入返售金额资产转入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超过1.4亿元。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