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贷款期间,将学生身份伪造称“微商”
据高玲介绍说,2017年3月4日她接到洛阳协和工作人员通知,让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当天来的时候也只带了2000多元,但手术费用高达1.3万,这种情况下,洛阳协和一索姓工作人员便向她推荐了网络贷款平台。”
由于高玲手机并非智能机,并没有下载微信软件。于是,高玲便跟在洛阳某高校上大三的女儿侯萍(化名)打电话,以侯萍的身份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申请贷款,用以支付手术费用。
据侯萍介绍说,她来到医院一名索姓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名为“易分期”的网络贷款平台,“由于不清楚怎么操作,所有的网上申请流程均是院方工作人员帮忙操作的,我也就手持身份证拍了张照片。”
申请期间,院方工作人员曾询问侯萍是否办理过贷款,而侯萍则告诉对方在大学办理过助学贷款。“索姓工作人员要求我以微商的身份进行贷款申请。”侯萍说。
据侯萍说,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贷了1.1万元,分12期还,每期需要偿还1026.66元,“这笔钱是直接打到洛阳协和的账户上的,她没见到一分钱,现在已经还了6期了”。
记者注意到,通过关注“即分期”微信公众号查询到侯萍申请贷款的基本信息显示,贷款有资金用于重睑修复,商户名称为“洛阳协和美容门诊部”,放款时间为2017年3月4日15时57分,分期数为“客户付息—12期—1%”。
合作好几家贷款平台,为患者办理“美容贷”
记者来到洛阳协和采访,在3楼的皮肤抗衰管理区,就在记者等待期间,看到一位来做整形美容的顾客也在询问申请贷款的情况,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她们这里与好几个贷款平台合作,根据手术费用的高低,可向不同的贷款平台申请贷款。
在医生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为侯萍办理贷款申请的索姓工作人员,对方解释说,确实是她为侯玲代为办理的贷款申请,但都是在对方知情的情况下办理的,曾经询问过侯萍是否打过工,得到了侯玲的肯定回答,认为侯萍是“半工半读”。
当记者询问索姓工作人员是否要求侯萍以微商的身份申请贷款时,对方说,“申请过程中问过对方干过什么,但具体以什么身份申请的贷款,现在也记不清了”,她只是在贷款中帮忙操作,但贷款审核与医院没有关系。
院方存在“教唆”违法行为,对贷款平台属于欺诈
针对此事,河南大进律师事务所律师谢亮表示,洛阳协和工作人员代为侯萍操作网上申请贷款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如果侯萍不熟悉网上申请贷款流程,允许对方代为操作,也不能对侯萍的身份进行伪造。
此外,洛阳协和工作人员申请贷款过程中,通过教唆、引导申请人伪造自己的身份,达到顺利通过审核放款的目的,工作人员具有“教唆”的违法行为,对贷款平台属于欺诈行为,应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