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光大银行对公开户需要什么手续(光大银行电子账户开户机构要选哪里)






光大净息差承压与其负债端成本压力,尤其是存款增长乏力有关。这也是整个银行业长期面临的问题,作为应对,光大首次披露光大银行首次披露客户融资总量(FPA)指标,谋定转型打造投商行一体化




文|《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 | 袁满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3月29日,中国光大银行(601818.SH)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该行行长付万军如此形容光大银行当下所处境况。




2021年,光大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均取得正向增长。其中,净利润为436.4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同比回升近14个百分点。光大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赵陵指出,与上一年相比,2021年利润增速得到修复,主要原因是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有了较大改善,拨备支出随之减少。




不过,也有部分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光大银行2021年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2.07%和2.16%,同比均下降13BP(基点)。其中,净息差已连续两年下行。与已经发布2021年报数据的股份行相比,光大的净息差表现也不具有优势。




净息差关乎银行生息资产赚取净利息收入的能力。2021年,光大银行净利息收入为1121.55亿元,同比增长1.32%,大幅低于其营收和利润增速。同时,净利息收入占该行营收的比重下降超过4个百分点。




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付万军指出,受金融脱媒、货币当局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整个银行业净息差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




光大净息差承压与其负债端成本压力,尤其是存款增长乏力有关。这也是整个银行业长期面临的问题。作为应对,光大首次披露光大银行首次披露客户融资总量(FPA)指标,谋定转型打造投商行一体化。




金融科技专家张鲲指出,扩大存款基础,同时提升手续费等非息收入占比,是较为可行的方案,这也是近几年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财富管理转型的动因。




2021年,光大银行喊出“再上新台阶”的口号,通过执行2021年-2022 年“跨越计划”,推动财富管理转型提速。




净息差收窄,存款增长乏力



光大净息差为何连续下行?张鲲表示,净息差变动与资产端收益率和负债端成本有关。




根据年报,光大银行2021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42%,同比下降17BP;付息负债平均成本为2.35%,同比下降4BP。收益率多降,成本少降,导致净息差收窄。




对此,年报解释,主要是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26BP。




事实上,对实体经济的让利还将继续。光大银行表示,2022年还将继续实施定向利率优惠、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据付万军介绍,该行2022年将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全年信贷增长目标是3700亿元,投放重点行业既包括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也包括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等经济薄弱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与年初相比,光大整体负债成本有所下降,但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全年净息差上升了1BP。而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付万军就曾表示,尽管光大负债成本有所下降,但绝对值仍处于较高水平。横向对比来看,在股份行中,光大的净息差也不具备优势。




张鲲直言,光大净息差承压与其负债端成本压力,尤其是存款增长乏力有关。2021年,光大银行贷款和存款增速分别为9.90%和5.61%,后者增速大幅低于前者。“通常而言,像招商银行这样零售客户基础较好的银行,负债成本相对更低。”




值得注意的是,净息差的下降或将是整个银行业长期面临的问题。付万军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受金融脱媒、货币当局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整个银行业的净息差会逐年下降。“2022年,我们总体判断,净息差下行的压力仍然还是比较大。”




如何面对净息差下行压力?




付万军表示,光大银行将通过优化资产负债业务组合,努力地稳住息差。从资产端来讲,一方面在对公业务上,通过信贷的有效投放,稳住基本盘;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利差较高的零售信贷业务占比,稳住息差。从负债端,则需吸纳更多低成本资金作为存款,降低负债成本,稳住息差。另一方面,扩大手续费等中间收入,尤其是来自资管、代理、托管、结算等绿色中收规模,降低对净利息收入的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举措与前述分析人士所说相差无几。该人士指出,这也是近几年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财富管理转型的动因。




财富管理转型提速:锚定FPA引擎



过去一年,光大银行对零售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科技研发、风险管理等多个业务条线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管理流程优化和绩效考核改革。其中,大部分举措都如付万军所说的,应对净息差长期下行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在公司金融方面,光大银行首次披露客户融资总量(FPA)指标。主管公司金融业务的副行长曲亮表示,光大银行公司金融将以FPA为转型引擎,聚焦传统信贷、债券融资、非贷非债在FPA中三个1/3的目标结构,重点转型打造投商行一体化新优势。




分析人士指出,FPA代表一家银行为公司客户提供的不限于传统表内贷款的全部融资规模,是典型的综合金融概念,可与零售金融业务中的AUM(资产管理规模)指标对应理解。




近年来,为应对金融脱媒、低利率环境等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挑战,银行对公业务从客户视角出发,通过债券承销、财富管理、撮合、并购银团等轻型业务为客户提供“投商行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如此一方面能增加中间收入,也有利于对公客户的资金在银行体系中沉淀。




付万军则直言,通过扩大FPA流量有利于沉淀对公客户资金,减轻该行负债端压力。截至2021年末,光大银行FPA规模为4.2万亿元,年增量超过1500亿元。




转型过程中,零售金融业务更是被寄予厚望。




据主管零售金融业务的副行长齐晔透露,2021年,光大银行新设零售信贷部,推动零售信贷占比提升;整合云缴费业务部门和数字金融业务部门,推动零售部门业务协同。下一步,光大银行还将设立零售业务中台架构,推动零售数字化转型,发力场景金融等举措,加速零售金融条线的财富管理转型。




截至2021年末,光大银行零售客户基础客户突破1.4亿,AUM突破2万亿元。手机银行、阳光惠生活和云缴费三大APP总用户数达到了1.99亿户,同比增长50.%,其中光大云缴费服务活跃用户5.65亿户,直联客户突破1亿户,同比增长110%。




云缴费是光大银行运营的一个便民缴费平台,微信、支付宝等大型互联网平台上缴费业务背后都有光大云缴费平台提供的技术和通道。张鲲指出,云缴费是开放银行的一种形态,体现出银行客户经营理念的变化:不开银行账户也是用户。“光大银行三大APP的月活跃用户大约5000多万,但用户数达到1.99亿,说明云缴费贡献了大量的客户。”张鲲进一步表示,“通过云缴费,光大能够积累场景和数据,进行用户转化,也可获得一些中间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在不同业务条线探索实施科技派驻制和风险嵌入制,以此来实现科技、业务和风险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门分割造成的内耗。分析人士指出,这有利于形成敏捷的组织结构,扫清不同部门协同障碍,是颇具前瞻性的尝试。




此外,付万军指出,在信贷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各项资源摆布上,光大银行均向财富管理倾斜。




2021年是光大银行推动财富管理转型的第四年,该行决定执行2021年-2022 年“跨越计划”,即在两年内,全行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




“光大银行的业务转型可以说正处于我们最需要咬紧牙关的时候,可以说是最关键的时候。”付万军坦言,“财富管理转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咬住目标、坚定不懈、久久为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