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批准文号怎么查询(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有着“史上最严”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规落地实施已有一个多月了。近日,南都对网游防沉迷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虽然游戏行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有“旧疾”未被拔除。


《彼岸未来》支付页面实名认证可以选择跳过。


“主播个人行为,平台也有责任”

10月11日,南都记者将上述情况向快手未成年人关怀计划热线进行反馈与咨询。快手客服表示,“黄色小铃铛”为快手平台中的商业推广功能,其中的游戏都是经过官方审核认证才能上架推广系统,主播才能接单进行推广。但对于游戏主播推广的游戏多为无版号或者套用游戏版号,甚至未经实名认证即可充值的情况,快手方面需要安排专员进行核实,如果情况属实会对相关游戏进行下架并对相关主播进行处罚。


据了解,“黄色小铃铛”是快手快接单的商业推广任务,是经过主播、客户和平台确认后,在直播间植入的推广任务,支持表单收集、App下载和H5品牌推广三种推广内容,而游戏推广主要以App下载的形式出现。在其他平台上,也有类似功能和服务。


“为游戏做引流是网络广告最容易变现的途径之一。点开链接或广告即可进行下载,高效的转化率让此类营销行为成为互联网上的主流”,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张书乐表示。


熟悉游戏推广业务的李可(化名)向南都记者透露,游戏在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时,首先会让游戏推广方在短视频平台的广告系统中提供游戏的“三证”(软件著作权、游戏备案号和游戏版号),待平台方审核通过之后,游戏推广方才可以在平台的广告系统中发布任务。有相对应商业推广资格的主播便可以在短视频平台的广告系统中接取相关任务并获得相关报酬,而短视频平台则收取相对应的手续费。


“我印象中就有不少游戏在换了很多个’皮’后,都出现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推广白名单中了”,李可向南都记者透露,不少短视频平台的游戏资质审核看似严格,但在实际落地过程却流于形式。其中,同一款游戏可以被游戏厂商通过“一鱼多吃”的方式,裂变成了多个乃至数十个仅游戏的名称与App图标不同,而游戏画面与玩法几乎相同的换皮游戏,再相继上架短视频平台或者其他渠道。李可说:“在短视频平台下载的许多游戏玩着都似曾相似,只有局部的人物造型、场景设计存在区别,因为他们内容可能来自同一个游戏包体,只是套用不同的游戏版号进行上架”。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平台审核责任没落实到位,“简单的搜索就能知道游戏是否无版号或者套用游戏版号,但目前看来,许多短视频平台并没有尽到审核责任,只是机械化地执行审核流程”。


“即使是主播直播推广,无版号游戏的‘广告’在平台上出现,平台方也负有监管责任”,张书乐表示,当短视频平台作为内容分发平台存在时,活跃于平台上的大量主播们其创作的内容(含各类带货以及引流广告)很难以被第一时间发现和实施监管,甚至于平台方对于此类行为的监管亦有所松弛,这就造成了无版号游戏的宣传出现在直播这种即时传播的内容生态之中。


对于推广无版号游戏的游戏厂商、短视频平台以及主播三者之间的责任该如何划定?对此,赵占领表示,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对于游戏进行宣传推广,主播属于广告发布者的性质。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发布者应尽到两项审查义务,一是审查广告主的资质,二是审查广告内容的合法性。主播作为广告发布者,未尽到审查义务,或者明知游戏无版号而进行宣传推广,属于违法行为。而短视频平台应先对游戏进行审核,而在此过程中,对于游戏无版号的情况属于明知或者应知,因此应当对游戏企业的违法行为也承担法律责任。


张书乐也认为,无论是主播还是短视频平台,一旦推广无版号游戏,也同样属于违规,与虚假广告无异。他还表示,短视频平台没有对主播自身行为监管到位,也要追究短视频平台的连带责任,“不能用‘避风港原则’来规避其责任”。


对此,赵占领表示,对于这种乱象,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应对。“一是游戏管理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由市场监管部门对于主播的违法行为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游戏管理部门对于游戏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二是要求直播或短视频平台加大对主播违法行为的管理力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