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中国羽绒服坦博尔十大名牌(坦博尔旗舰店羽绒服款式价格)


店内的各式羽绒服


在Moncler门店门口,消费者排起长队。市民李小姐表示:“我以前在Moncler看中了十大一款,但一直舍不得买。现在实在太冷了,就攒了两个月工资,来买一套。”


武汉纺织大学教师余倩给自己和母亲都买了加拿大鹅羽绒服。“我2012博尔年访问加拿大时就知道鹅了,没想到现在这么火,不过火也是有理由的。”余倩说,她买的那款,既轻薄又保暖,“前边四个口袋,下面口袋放东西,上面口袋手可以斜插进去,户外逛街保护手,设计很贴心。”


这些上万元的高端产品,都不乏购买者,而市场上主流价位在两三千元的产品,更是热销。据卖场销售员称,3000元左右价位的羽绒服销售占比接近半数。


除了成人款外,儿童型的也卖得不错。近日,去汉口北办事的贺女士,偶遇羽绒服专业市场,被一楼一家童装羽绒服吸引,仔细挑选后,发现这里价格比零售店每件少百元左右,她一口气买了五件大小不一的儿童羽绒服。“孩子长得快,把孩子长大后的也准备了。”贺女士说。


在款式线上,羽中国绒服同样热卖。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多家知名羽绒服品牌均开设有商铺,不少产品月销量过万件,价格从数百元到万元,跨度很大。武汉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汪加志说,羽绒服热销没有什么高深大道理,就是天气冷。“羽绒服被称为服装行业的‘农业’,意思是看天收,今年冷得早,冷得长,大家扛不住了,就买羽绒服抗寒。”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一些大牌羽绒服今年推出的新品款式新颖,彰显品味,感觉心仪就会购买。


市场难觅湖北品牌


无论高端还是中低端,价格高低,羽绒服市场很难找到湖北企业的身影。


在百货商场,以及街头专卖店,高端市场被加拿大鹅、Moncler等国外品牌把持,中低端多被国内品牌等瓜分。其中,波司登、千仞岗、雅鹿均起家于江苏,艾莱依是浙江品牌,坦博尔位于山东。然而,市场上很难找到湖北品牌。


其实,湖北羽绒服一度非常辉煌,很多城市都生产羽绒服,而且品牌知名度较高。


作为“裁缝之乡”,潜江在上世纪创出了“普拉索”“亚细亚”“赛格”等服装品牌,产品线均包含羽绒服,还上央视打过广告。但这些品牌现已淡出多年坦,甚至销声匿迹。


潜江市幸福服装厂相关负责人分析,羽绒服产业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款式设计、制作等环节上,名牌仍然具有技术、知识密集的特点。“以前消费者对羽绒服的品牌关注不高,更关注的是衣服里填充的羽绒质量和保暖效果。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保暖衣服也要穿出品牌和有型,在劳动力成本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湖北的一些羽绒服厂未能适应市场变化,没有抓住走高端化、品牌化的机遇,市场空间不断萎缩。”该负责人指款式出了湖北一些羽绒服企业的博尔通病。


然而,即使是很注重品牌建设的湖北羽旗舰店绒服企业,也同样没跑赢市场。冰川羽绒服曾是武汉的工业名片,一度是时尚的代名词。“20多年前,我们到商场说买冰川,大家就知道是旗舰店要买羽绒服,冰川成了羽绒服的代名词。”汉口市民李女士说,她当年花200元买了件冰川羽绒服,直到现在还能穿。她介绍,往年在武汉隔条路就能看到一家冰川门店,而今大型商场里都找不到冰川的身影。“我觉得主要是款式太过传统,没跟上时尚潮流,失去了年轻群体。”实际上,冰川曾经过度扩张,而产业链没有跟上,也是导致其与市场逐渐脱节的重要原因。2015年,冰川公司旗下冰川品牌并入裕大华集团。


与冰川情况类十大似的,还有黄石美尔雅等羽绒服品牌,都曾闻名一时,现在却难觅踪迹。


服装专家分析,湖北羽绒服产业衰落,因素是多方面的。“湖北的中小企业注重生产投入,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靠模仿、抄袭走‘捷径’,当然走不长。”湖北纺织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刘嵩余分析,“湖北的大企业虽然克服了中小企业的痛点,但自主名牌营销能力较弱,在会展、模特、广告等配套现代价格服务业方面配套滞后。所以无论企业大小,最后其服装产品定位大多在中低档,与消价格费趋势并不十分合拍,消费者的认知度慢慢地就丢失了。”


重振还需找准定位


不仅市面上能看到的湖北产品较少,甚至原本是湖北的优势,也为人作了嫁衣。去年12月,江西共中国青城市举办羽绒服装周,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同时在共青城揭牌。当地负责人介绍,共青城市聚集了460家纺织服装企业,拥有“鸭鸭”羽绒服等5个驰名商标。共青城市还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进出口羽绒服加工基地,这也是武汉纺织大学愿意跟其羽绒服合作的原因之一。


近些年,随着90后成为消费主力,老牌羽绒服品牌的款式年轻化、时尚化,一些高颜值羽绒服成为90后新宠。如波司登发布的万元系列产品中,珠穆朗玛峰款售价11800元,对标国际大牌加拿大鹅、Moncler等。虽然消费者目前对其高端产品的认可度还不高,但波司登聚焦中高档的定位,与羽绒服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这也给湖北羽绒服企业带来启示。


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黄李勇认为,随着年轻一代购买力崛起,羽绒服早就不只是御寒的工具,而兼具保暖性和时尚功能,那么,在设计方面就要满足年轻人的追求,更加轻薄,突出个性化元素,适应通勤、商务、休闲、出游等多种生活场景。他还表示,冰川和红人等本土羽绒服其实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还需要外部环境配套。“有位客商受邀来武汉考察服装产业,待了三天,只找到三家合适的面料、辅料供应商,无奈只能放弃。”黄李勇说,以冰川的雄厚沉淀和技术人才储备,加上武汉良好的设计氛围,在解决了产业链问题后,东山再起并不难。


湖北省服装商会执行会长罗孝春认为,随着加拿大鹅、Moncler等品牌火爆,国内消费者对羽绒服品质和价格都有了新认知,对高价格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羽绒服产羽绒服业的高端化趋势明显。并且我国的羽绒服普及率不到10%,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而湖北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研发优势,如果在产品设计上更用心,与现有坦高端品牌形成差异化,完全可以重新崛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