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高效,为企解忧。”22日,厦门农商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厦门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把一面锦旗交到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手上。
企业数量增长了10倍,管辖面积和职责范围比以前更大,人手却并没有明显增加——如何解决这监督管理组矛盾,提升服务质量?这项看似不可能的难题,却在保税自贸片区市场监管局手中变成现实。
线上智慧赋能
集群注册,是厦门自贸片区的特色,也是企业注册业务量不断增长自贸区的重要原因。
集群注册允许企业不受片区物理空间局限,就可充分享受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2019年底,厦门集群注册企业就已达2万多家。
集群注册让创办企业更加灵活和便利,但在早期探索中也不可避免带来部分企业失联与信息失真等问题。面对持续增长的企业数量,靠人工到线下逐一核实监管无异于天方夜谭。2019年开始,自贸片区市场监管局与自贸片区管委会共同配合,出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集群注册场所管理暂行办法》,搭建集群注册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于2020年11月与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网上商事主体审批系统完成系统对接和信息交互,在全国率先实现集群企业注册全流程电子化和智能化。
为进一步解决地址信息失真问题,2020年11月,自贸片区市场监管局试点启用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模管理局式,以公安、民政部门的“标准地址二维码”数据库为基础,融合市场数据筛查、智能比对功能,能有效识别申报地址的真实性,有效遏制虚假地址乱象。
锤炼过硬本领
“局里管理局人手就这么多,要把服务质量提上来,就只能从内部挖掘潜力、优化配置、提升效率。”王志鲁说,之前服保税务窗口最大的问题在于忙闲不均、取号难等。
石慧去年8月开始接手农商金融控股工商业务。“有急事需要办理当天很难取到号,有时候简单咨询却需要等候1个小时。如果对业务不熟取错号或漏拿材料,队就白排了。”石慧这样描述最初线下办事的体验。
但几个月后,她看到的景象就截然不同——至窗口办件现场号可随时取,办事等待时间大大缩短,有时从取号到办成离开只需半小时。
2020年9月,自贸片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开通综合受理窗口,除了企业设立专窗,其他4个窗口均可无差别受理各类综合业务,预工商局约号当天可取、现场号随时能取;当年10月,又进一步设立全覆盖咨询导办岗,打破传统柜台式坐等的模式,转变为监督管理主动靠前服务,提前询问办事群众需求,及时分流引导,全面提升窗口整体服务水平。
以前,该局开设3个分工受理监督各类业务的窗口和1个咨询窗口,整合为4个综合受理窗口并开设导办岗,同时调整优化原有窗厦门市口值班长职责,形成了全覆盖咨询导办岗分流协市场办、综合受理窗口常态受理、窗口值班长厦门市机动调整的窗口办理机制。象屿“这样,窗口办事效率更加均匀,总号源增加13%,办理时效提升44%,受理率也提高42%,为群众节省一半的等待时间。”王志鲁说。
自贸片区企业多、类型杂,现在办理综合业务,必须对所有类型企业的全流程业务烂熟于心。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局对前台工作人员进行长达一年的培训、调整。而今,注册科全员均可在各类窗口岗位办件受理,全部人员均是业务多面手。
专人精准服务
经近6年发展,农商金融控股已成为拥有20多家子公司,投资数十家金融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投资和服务集团。“这成绩与自贸片区市场监管局专人、专业、精准的服务密不可分。”农商金融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农商金融控股希望申请一项政策优惠,但该政策要求企业监督类型为私营。“当时,该集团及所有下属子公司类型象屿均为‘内资’,为此我们及时开展业务探讨,分析发现,经历次股权变更,涉及类型变工商局更的企业股权结构中70%以上都是私营资本,判定其为私营企业肯定没问题。”自贸片区市场监管局业务骨干为此专门搜寻相关政策法自贸区规,最终找到一份我省出台的针对性指导意见,据此,一口气为该集团及旗下十余家企业做完类型变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