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共青城中国象棋陪练(中国象棋1.71)


苏-27是苏联专门为了对抗美国的F-15而研制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而当时我国战机仍处于第二代战机的水平,在购买苏-27后直接晋升后,战机的作战水平直接晋升到世界先进行列1.71,着实体验了一把公知口中为数不多的“造不如买”的捡漏经历。



苏-27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展现的眼镜蛇机动酷炫飞行特技而被世人皆知,而苏-27的成名作是因其成功驱赶了北约的空中侦察。1987年9月13日早上10点39分,苏联西北部警戒雷达上,突然出现一架不明国籍的飞机正在巴伦支海沿海岸线直指苏联领空飞行。随即苏联空军派遣一架苏-27战机升空,对其进行拦截监视。


苏-27靠近时才发现这架飞机是挪威空军的P-3B反潜巡逻机,当其发现苏-27赶来时,马上晃动机翼表示会立刻离去,随即掉头撤离。而在苏-27返航不久,P-3B竟然杀了个回马枪。苏-27只能再次升空对其进行驱赶,而这次P-3B在接受警告后没有掉头,双方在空中对峙了十几分钟。苏联飞行员感觉这是在挑衅,但是此时P-3B不在苏联领空,不便将其击落,于是苏-27飞行员全速飞往到P-3B的右下,苏-27的左侧垂尾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从P-3B机腹下的发动机划过,P-3B的发动机当场停止运转,苏-27做了个漂亮的翻转掉头后就消息了。


P-38的发动机在其下跌了大约1000英尺后才被驾驶员重新启动,所幸陪练无人伤亡。而苏-27的一侧垂尾只是受到轻微的损伤,在此之后北约将苏-27称为空中手术刀。



而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为歼-8Ⅱ,与美苏最先进共青的战斗机至少存在30年的差距。面对美军EP-3侦察机在我国近海上空巡逻时,王伟烈士驾驶的歼-8Ⅱ与之相撞后不幸牺牲。当时我国若是能大规模列装苏-27,那么这起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可见没有先进的战斗机防卫领空,是不可能将强盗进行驱赶,更不可能划防空识别区。



歼-8Ⅱ所属的二代战斗机在实战中有局限性,飞行范围狭窄,中低空性能差,对地面攻击能力弱,而此时美苏两国已经研制出了F-15和苏-27,它们在全面性能,特别是中低空机动性和综合作战能力上全面碾压二代战机,像歼-8Ⅱ这样的战斗机只能充当靶机陪练陪练。


早在1964年,我国就已经认识到了二代战机的局限性,开始研制三代战机歼-9。而歼-9在研制了将近14年后,因各种技术原因限制被迫停止。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寻求向外国购买新一代的战斗机。


1990年5月31日,我国的军事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城外的库宾卡飞行基地,计划购买一批新型战机。这是时隔十几年后,我国首次去苏联购买主战装备。苏联方面强烈推荐它们此时的主力战机米格-29。这款三代战斗机性能上也高于我国的歼7-和歼8战斗机,而在苏联飞行员驾驶者米格-29战机进行飞行表演时,在表演低空飞行特技时发生了事故,机毁人亡。我国的代青城表在现场顿时心里凉了半截,更加倾向于在1989年巴黎航展亮相的苏-27。



苏-27与米格-29相比更大,更重,总体战力更强,其技术层次和制造工艺也是远胜后者。而苏联没有给我国代表接近苏-27的机会,甚至拒绝了看一眼苏-27的机会。当时苏联出口的传统机型都是以米格系列为主,苏系列的比较少,此前苏-15也是苏联自用。比起米格-29我们更需要苏-27,我们当时主要研发的是中型战斗机,而急需重型战机进行搭配。而且苏-27的航程为3000公里,是米格-29的一倍,几乎覆盖了我国的疆域。而80年代日本已经引进了F-15,我们引进一个比1.71F-15性能还差的米格-29,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时任我国空军副司令员的林虎将军,由于其母亲是俄罗斯人,林虎用他的中俄混血的有利条件,对中国象棋苏联军官大打感情牌,在他喝倒了十几个苏联将军后,苏联方面终于松口对我国出口苏-27。



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苏-27战斗机,包括8架SK单座型和4架UBK双座教练型,从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起飞,于当天上午10时15分抵达我国安徽芜湖空军基地,并装备到了我国王牌部队第三师某团。几个月后,1992年11月25日剩余的12架苏-27SK单座型战机,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公司机场飞抵芜湖空军基地。


首批24架苏-27战机加入到我国空军序列后,西方媒体质疑这批苏-27是猴中国象棋版。其理由是从1990年正式签订购买合同到1992年交付,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期间苏联解体,动荡的政局中,俄罗斯军工厂根本不可能组织生产。因此西方媒体的结论是交付我国的首批苏-27很可能是苏联空军的原装货,仅拆除了关键的电子设备和敌我识别系统后,换了一个新涂装和新军徽后便出口了。


而且西方媒体在观察这批苏-27在参加了几次军事演习后,发现这批战机只用火箭弹或者普通航弹进行对地攻击,或者只发射近距空空导弹试验。因此它们声称首批苏-27没有中距导弹发射能力,与苏-27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性能相差甚远。



而事实上是,当初苏-27配备的导弹没有交付。当时我们进口苏-27是分批分阶段的,苏-27战机飞抵我国时还是裸机的状态,出于安全风险,不可能挂载着导弹直接进入我国领空。我们在引进苏-27时不可能不考虑其武器,如果我们在谈判时只要它的近距弹不要它的远距弹,那是傻子才做的事。除了飞机平台和挂载武器的引进之外,还有航材,地面保障青城装备的引进,一般都是先让裸机交付后再逐一交付其他设备器材。


1994年在装备首批苏27后,我国准备再次从俄罗斯引进第二批苏-27,而由于合同付款问题,双方并没有立刻签署合同协议。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不多,在购买首批苏-27时付款额度就由70%的各种轻工业产品,食品等进行交付。俄罗斯后来希望使用美元来结算,我国在外汇有限下不得不暂时搁置引进苏-27。


1995年5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访问俄罗斯,同意使用美元支付第2批以及后次批次的苏-27。但额外的要求是俄罗斯要把苏27的技术转让给我国,由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自行制造。当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在“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共青中失败,遭遇了经济危机,欠了几十亿美元的外债,俄罗斯急于通过军售恢复经济发展,我们因此在引进苏-27的谈判中就处于上风。1996年4月和7月,第二批24架苏-27SK抵达广东。同年12月,俄罗斯副总理波雷纳科夫访华,正式签订引进苏-27生产线的协议。



根据合同规定,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旗下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15年的时间内,制造100多架苏-27,也就是后来的歼-11。其中第一批歼-11的机体全部由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提供,以后批次的机体逐步过渡到我国自主制造,但俄罗斯仍然提供全部200架飞机所需要的发动机,雷达电子设备以及机载武器。


同时合同还规定,我国生产的歼-11战机不允许转让给第三国,如果我方生产歼-11的生产数量达不到合同要求,可以要求俄罗斯帮忙生产。在引进苏-27的技术和生产线后,节约苏-27的后期零部件的供应,维修保障的费用,对苏-27形成稳定的战斗力和作战保障要求具有非凡的意义,不再依赖俄罗斯的后续维修保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