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0日,包括吉林省在内已有15个省份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获批,转入组织实施阶段。其中,吉林、辽宁、山东等多地根据自身情况在机构设置上有“自选动作”。
15个省份方案获中央批复
此后,省一级的机构改革方案密集获批。据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5省份的机构改革方案获中央批复同意,具体包括海南、云南、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湖南、安徽、山东、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北京,值得关注的是东北三省的机构改革方案均已获中央批复同意。
多省份党政机构总数少于60个
梳理中,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还注意到,目前获批的省份中,党政机构的数量均在60个以内,其中吉林、福建、湖南、江苏、山东均为60个。广东59个,海南55个。
例如:机构改革后,吉林省共设置党政机构60个。党委机构17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3个(副厅级1个),工作机关管理的机关(规格为副厅级)3个。政府机构43个,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5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2个,部门管理机构(规格为副厅级)5个。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一些省份行动迅速,部分改革后的部门一把手任命到位后,立即进行了部门挂牌。诸如,10月17日,吉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议表决任命了9位涉改部门的一把手;10月18日,吉林省包括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在内的9个厅局集中进行了挂牌;10月19日,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又进行了挂牌。
包括吉林在内机构设置都有“自选动作”
纵观目前已获披露的地方机构改革方案,各省份的步调都同中央和国家机关保持总体一致。
例如,在对应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方面,吉林省组建了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医疗保障局、省林业和草原局、重新组建省司法厅。
梳理中,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也注意到,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一些省份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机构设置上有“自选动作”。
值得关注的是,多个省份在此次机构改革中都瞄准了“大数据”。诸如,吉林省组建了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将省政府办公厅的电子政务建设、政务公开协调职责,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相关部门的省大数据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数字吉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职责等整合,作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此外,福建省设置了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管理局),山东省也组建了省大数据局。
先立后破!不能出现任何空档期
“先立后破”,各省份不约而同的强调了这一点。
吉林省要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则,切实抓好干部配备、人员转隶、机构组建、“三定”规定制定等重点工作落实。
同时强调,涉及职能划入和职能划出的部门要搞好调整衔接,在没有移交之前,各自职能要切实承担好,绝对不能乱,确保队伍平稳过渡、职能平稳交接、工作平稳推进。特别是要确保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市场监管、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不能出现任何空档期。
安徽省要求,注重先立后破,有序推动领导班子到位,有序推进新组建部门挂牌,有序开展人员划转,着力把机构组建好。
福建省强调,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转隶、后三定”原则,精心组织涉改部门“三定”和机构编制事项调整工作,有序做好新机构组建、人员转隶、工作衔接等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机构改革有明确时间表
省一级的机构改革何时能够调整到位?
根据今年3月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报党中央审批,在2018年年底前机构调整基本到位。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由省级党委统一领导,在2018年年底前报党中央备案。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梳理发现,包括吉林在内的多个省份也为各自省份的机构改革明确“时间节点”。
吉林省要求,省级机构改革将于今年12月底基本落实到位,省市县三级机构改革明年3月底基本完成。
云南省要求,确保省级机构改革在今年底前基本落实到位,省以下机构改革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湖南省也要求,确保今年12月底前完成省本级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确保明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任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