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贵州农业银行开户行查询电话(贵州农村商业银行开户行查询电话)


卫所与军屯


明洪武六年(1373),明王朝设贵州卫指挥使,十五年(1382)置贵州都指挥使,二十六年(1393)又设贵州前卫指挥使司。贵州卫和贵州前卫都下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千户所下辖堡、哨、铺。据万历《贵州通志·省会志》统计,仅贵州都司所辖的十八卫二所就有军户七万二千二百七十三户、二十六万一千八百六十九口,其中多为汉人。


首批军屯的卫所是“普定、普安、乌撒”等卫。在此后的十多年间,贵州各卫纷纷屯田。卫所的屯军,原先都是中原、江右的农民,进入贵州后,以百户所为单位设立屯堡,“三分守城,七分下屯”,寓兵于农,在卫所附近开垦土地。由官府发给耕牛、种子、农具,自赡军食,收取屯田子粒。洪武年间,贵州都司所属各卫,共屯田九万余亩。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此可见,商屯是为满足边远地区军队粮饷而采取的一种补充手段。其办法是由商人从内地把粮食运到卫所,然后按交纳粮数,发给商人“盐引”(领盐凭证)。商人凭“盐引”到产盐地领取食盐,运往指定地点销售。这种招商输粮而给予“盐引”的办法,后来发展成商人在边塞当地招募民众垦荒屯种交粮,这种商人管理的屯田就是商屯。贵州不产盐,商屯在贵阳也有。屯田制度的推行,汉族大量移民,使贵阳汉族数量大增,土地得以开垦。移民带来的先进农具与耕作技术,减轻了各族人民的负担,确保了军事控制和驿道畅通。


而贵州所谓的“调北填南” “调湖广填贵州”就是“移民就宽乡”,是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嘉靖《思南府志》有如是之语:“至今居民,皆流寓者,而陕西、江西为多。”由此可见,当时进入贵州的屯民,不少是来自江西的商人和农民。如清代贵阳著名的高氏家族,其先世明初由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入黔,落籍贵阳北衙,从事民屯。


据万历《贵州通志》所载:“嘉靖年间,由于四川饥荒,流民入境者络绎不绝,布满村落,已不下数万。”他们往往“亲戚相招,缠属而至,日积月累,有来无去”,致使“蜀中、江右(江西)之民侨寓于此者甚众”。这些进入贵州从事民屯的外来移民开垦荒地、养殖牲畜、兴修水利、种植经济作物,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而且改变了贵州农村落后的面貌。对此,明人徐霞客在《黔游日记》有如是之语:丰宁上司东北二里的村庄“其前环山为壑,中洼为田”;独山兔场附近,“环塍为田,直抵其底”;麦冲,“有坞南北开洋,其底甚平,犁而为田”;贵阳青岩,“两山夹中……犁而为田”;平坝龙潭东峰之下,“其中平坞一壑……两旁多犁为田”;又如安南卫(今普安县城)附近,“其上皆塍为田,水盈不渗”;普安老鸦关西南,“丘垤纵横,皆犁为田”;“其南复平坠成壑,下盘错为田甚深”;普安城西,“从岭头升陟,其上多中洼之宕,大者盘壑为田”;普安南板桥,“内坞复开,中环为田”;“其中回洼下陷……展土为田”,“石畦每每,是为十八龙田”。


又据万历《贵州通志》所载,当时贵州已有“民户六万六千八十四户,二十五万四百二十丁口”,大多为“蜀中、江右(即江西)之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