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走进楼宇,四处碰壁,面对一扇扇敲不开的门,韩青没有气馁,而是像“拓荒牛”一样坚持不懈。
“非公企业年轻人多,我就先从年轻人的角度想问题。”韩青争取到街道党委的支持,将废弃的地下自行车库改造成乒乓球场,利用午休时间举办乒乓球比赛,发动北京和吸引企业职工参与。针对企业职工孩子无人照看的问题,咨询热线她协调楼里的培训机构办起了义务托管班,先后为300多位年轻父母提供托幼服务。针对企业税务等方面的问题,她请来税务局专业人员讲解相关知识……渐渐地,来楼宇党委串门、聊天、咨询的人越来越多。
组织体系是党的独特优势,也是党的力量所在。韩青和同事们始终坚持“把支部建在楼上”,针对楼宇里小微企业多、流动党员多的特点,采取同业共建、片区联建、龙头带建等方式推进组织覆盖,把党的组织有效延伸到楼内各个角落。
经过12年的发展,马家堡地区楼宇党建的“朋友圈”不断壮大。企业党组织从1个支部扩大到47个支部;党员从32名增长到432名;党的工作覆盖面从1栋楼162家企业,扩展到商咨询公司圈14栋楼宇1227家企业;党务工作者从1名增加到16名。
现在,“有困难找党委”这句话在马家堡商务楼宇里成为共识。“企业之所以对党组织这么信任,一税务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韩青表咨询公司示。北京
例如,定期组织税务有关部门对企业和职工关注的政策进行专题直播和网络答疑;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科信、商务、金融韩青等15个部门“随叫随到”;成立商会支部,组织企业家沙龙,举办推介会、路演等活动,为创业者和转咨询热线型者提供指导和培训,韩青成为企业可信赖的事业伙伴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