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世界版权公约可以授权免费(世界版权公约规定版权保护期)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可以“黄皮本”


1983 年漓江出版出版《麦田里的守望者》


叛逆与治愈


叶兆言算是中国作家中最早接触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一批人,他读的是60年代的黄皮本,当作一种反叛的书来看。诞生于“反修”背景下的黄皮书,原是用于批判资产阶级文艺“人性论”的反面教材,只面向司局级以上干部与著名作家,却在年轻人中偷偷流行。70年代初,《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带星星的火车票》都出现了手抄本, 在知青中流传。叶兆言觉得自己后来能当作家世界的原因之一是发现自己可以像塞林格那样在规定作品里说话,“可以说粗话,可以骂人,还可以那么吊儿郎当的”。 与叶兆言同代的50后作家徐星,则在80年代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无主题变奏》,充斥着“他妈的”“混帐”,被认为是直接模仿《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止一代的中国作家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发生共鸣。麦家的笔名就取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说,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让他发现原来小说可以像自己平时写日记那样去写,进而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70后的作家苗炜则说,自己读这本书时觉得,“哇塞,有个叫霍尔顿的跟我一样,也觉得周围的所有人都很蠢。” 对那时的中国作家,塞林格像把钥匙,释放了一些无名的情绪与激动,也打开另一种书写方式。学者董衡巽曾论述过,当代作家陈建功、邓刚、陈村的一些小说中“都照出塞林格的影子。”


在作家邱华栋看来,之所以这么多人与这本书发生共鸣,是因为这本书属于文学当中的“免费成长”谱系,它触动到“我”的困版权保护苦、“我”成长中隐秘的躁动,让读到的人都觉得这本书跟我有关系。 “蛮多青少年往青年过渡时,需要给自己选择一个风度,他们就到塞林格的小说里找。”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这样评价。顺应这种社会情绪,译林出版社在1997年推公约出官方授权版《麦田里的守望者》,着重以青春与成长为主题打造这部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也越来越成为青公约年人用来证明自我,或者互相识别的隐秘身份标签。


青年作家周嘉宁也曾隐秘地参与这种符码价值的交换,在参加复旦大学的招生面试前,她在心中预先将“你最喜欢的一本小说”这保护期个问题的回答设定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她直言,“其实那时候没有读懂,只是觉得只要说出这个答案,考官就能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高中生。”


陆建德认为,大众对霍尔顿的认知局限于叛逆青少年,但应该看到他更为丰富的细腻温情的一面,比如,“霍尔顿爱护妹妹,对尊重的老师十分感念,不要简单把他看成游离于有利于社会之外的人,其实除了隔膜也有温情。”今年年初,周嘉宁又把《麦田》拿出来读了一遍。她的一些朋友觉得年轻是读《麦田》最好的时候,但周嘉宁不这么看。在陆续读完塞林格的其他作品,了解塞林格的二授权战经历与他的禅宗思想之后,周嘉宁从这本书体会到比17岁阅读时体会到的更多版权的温柔与爱。实际上,对人类生存的关怀与对理想精神世界的追寻是塞林格书写一以贯之的主题。


“你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你心里破碎了,看这本书得到治愈,但是你不知道这种治愈怎么发生的。” 在塞林格百年诞辰的分享活动上,作家苗炜将阅读塞林格的体验表述为打破又重建的过程。对此塞林格的儿子回应,“塞林格的作品之所以治愈是因为主题的普适性,每个人都会在不同时期发生迷失,沮丧,因而他的作品才在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


译者施咸荣的儿子施亮回忆,父亲一度将书名拟为《麦田里的看守人版权》,又觉得不妥。施咸荣认为这本书世界虽然不乏言辞尖锐,但骨子里追求公平世道,含有作者的拯救情怀。后来施咸荣从一本书里看到描写看守灯塔的守望员,内心有所触动,才将“看守人”改为“守望者”。据施亮分析,“守望”一词有宗教含规定义,在《圣经旧约》中出现过十二次。施咸荣的译法得到公认,后来的译者都沿用了“守望者”的译法。


重译与再版


经历漫长谈判,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版权公约》。这之后,所有在版权保护期内的作品在中国出版都需要获得正版授权,译林出版可以社作为最早具有购买版权意识的出版社,1996年率先从大苹果版权代理公司手中购得《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保护期内地的独家版权。


一方面,译林出版社继续出版老一辈翻译家施咸荣的译本;另一方面,也开始开拓年轻翻译家孙仲旭的译本,分别在2007年与2014年出版孙仲旭的双语本与单行本,增加《麦田》在中国的受众。


《麦田里的守望者》原作中有很多粗话、俚语。曾有美国家长对小免费说里的粗口进行统计:全书共有237个“Goddamn”、58个“bastard”、31个“Chrissake”和6个“fuck”。如何在中文语境下授权翻译好这些粗话、俚语是施咸荣需要处理的难题,他使用口语方式,版权保护融入了当时青年人的表达习惯,朱伟至今对漓江版《麦田》中出现“瘪三”“阿飞”“麦乳精”这样浓重时代印记的词汇印象深刻。


这种口语化的翻译得到读者与译界的双重认可。施咸荣的朋友、翻译家李文俊在翻译《九故事》时也借鉴了这种方式。但既然以口语翻译,适时推出贴近当下语言习惯的译本就十分必要,青年翻译家孙仲旭的版本补充了这一缺口。70后作家路内曾比读施咸荣与孙仲旭的两个版本,他曾打趣,“施咸荣老师的译本挺好的,但他译本里的‘他妈的’永远没放对地方,仲旭把‘他妈的’按汉语中应该的位置都放对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