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规划侧重于结合点
税收筹划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税收筹划=业务流程 税收政策 筹划方法 会计处理。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要使税收筹划合法可行,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即需要把握三个结合点。
一,税收政策要与相应的税收筹划方法相结合。
在准确掌握与自身经营相关的现行税收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合适的策划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适合企业行为的突破口。
二,是业务流程要结合当前相关税收政策。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纳税人必须自始至终知道会涉及哪些税种。相关税收政策、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税率是多少?采用什么样的征收方式?有哪些优惠政策?
三,税务筹划方法与相应会计处理技巧的结合。
不同的税种要用不同的财务方式处理,否则也会产生税收风险。成功的税收筹划,光有税收政策和筹划方法是不够的,因为最终要体现在会计科目中,所以要善用会计处理技巧,把税收筹划的内容恰当地体现在会计处理上,才能最终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税务规划注重业务流程
很多企业纳税最大的错误就是只看到纳税的过程,不关注生成税款的过程,让财务人员以单一的方式完成纳税。一张税收通行证引导每个人分析税收是如何产生的。企业因为经营行为而纳税,那么经营行为从何而来?税务机关应该通过账簿来检查你的业务流程,但是无论他们如何检查账目,税务机关永远不会完全信任企业的账簿,因为账目是可以人为制作的。税务机关只相信企业的合同或相应的证明,因为业务是按合同发生的,受法律保护。所以合同决定业务流程,业务流程产生税收。但没有一个企业合同是财务部门签的,而是业务部门签的。那财务与税收是什么关系呢?经过仔细分析,他们只是将业务部门产生的税款反映在账目中,并支付给税务局。财务只是一个付出的过程。所以业务部门生成税务,财务部门反映纳税。目前很多企业不重视业务流程的税务筹划,只知道财务人员对账目大做文章,甚至把偷税漏税作为考核财务能力的标准,非常危险。
税收筹划必须加强自我保护
税收筹划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行为,它具有三个特征,也是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一,.超前性:与经济行为相比,纳税行为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但如果想在企业的经营行为后少缴税,就会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因此,税收筹划必须超前。
二,.合法性:这是税收筹划的本质特征。税收筹划不改变税收政策,只对业务流程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规划,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税收筹划只有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三,.实用性:税务筹划一定有用。如果不能真正减轻税收负担,就没有实际意义。但同时,税务筹划不能盲目进行,税务筹划也不是为自己,只有经过税务机关的审核批准后才能实施。
园区税收政策介绍
目前,中国许多地方都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用税收政策在低税地区注册企业,不仅最节税,而且合理合法。
1,企业在园区当地缴纳的增值税,财政以地方留存(50%)的50%~80%扶持给企业,当月纳税,扶持奖励次月兑现。例如企业当月在园区缴纳100万增值税,地方留存50万,次月按照比例扶持企业25万~40万。
2,企业在园区当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以地方留存(40%)的50%~80扶持给企业,以100万为例,扶持给企业的在20万~32万。另外纳税大户一事一议,给企业的扶持比例按照企业的税收调整,上不封顶!!
3,此外当地注册个人独资企业还可享受核定征收政策,核定所得税税率1.5%,综合税率4.86%,受到很多成本低利润高的服务类型企业采用。
假设南京某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A公司),年收入2000万元,费用1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通过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以下简称B公司),将A公司500万元的利润以招待营销费用的经营方式转移给B公司。
分析:无论企业B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都可以扣除A公司承担的增值税金额,也就是说A公司应该承担的增值税部分转移到了企业B,所以企业B实际承担的税额仅为税额的10.44,所以计算出的税负为10.44/5万=2.1%,企业B相对于公司A的节税额为:200-10.44=189.54。
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助于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企业根据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投资决策,改革企业制度,调整产品结构。虽然主观上是在努力减轻税收负担,但客观上是在国家税收经济纽带的作用下,逐渐走上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分配生产力的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