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员工正在检测挤出平模头核心流道。能受访者供图
↑精诚时代车间一角。受访者供图
↑废弃的熔喷模头成了一堆废铁。(网络图片)
↑凯华员工正在记录模具数据。受访者供图区别
↑凯华的企上海业标识——蜂鸟。受访者供图
↑正在制作中的模具。受访者供图
↑和正在制作中的模具。受访者供图
一场从跟跑到领跑的马办事处拉松
美国在梁正华看来,在经营企业更像在跑一场马拉松。凯华创立之初,只能给其他模具企业做配套加工,两年后才开始生产模具。
2005年,设计师邓吗超跳槽过来时,凯华的规模在黄岩模具行业并不出众。
“之前工的作的那家企业规模还大一点,但经过了解,我感觉凯华的氛和围更蓬勃向上,前景更好。”如今邓超已成长为凯华供应链副总经理上海。
2006年,凯华进入快速发展期。行政部经理闫慧玲回忆,当时凯华为台湾东阳模具做代美国工,来了两三名台湾专家驻厂指导。所有项目开始实行表单管理,产品从童车模具升级为汽车设立模具,企业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都发生了质办事处变。
随着公司在上海、西班牙设立办事处,海外订单越来越多,凯华又迎来了一项革命性的变化——建立自己的设计标准库。
早年黄岩模具企业的设计,全靠模具组长个人经验,习惯边做边改。同样的产品,换个人再做一次,质量控制存在很大差异。
随着与法雷奥等海外客户的合作越来越多,为稳定产品质量,提升设计效率,2008年前后,凯华开始一边参考大客户的标准,一边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建立自己公司的设计标准库。
闫慧玲称,凯华是黄岩注塑模具企业中,首家实现完全由设计指挥加工的企业。
刚建立标准库的那几年,凯华设计人员成了整个黄岩模具行业的“香饽饽”。林连明回忆说,每天下班都能看到,厂门口蹲满了前来挖人的“说客”。与他同批进厂的60名大学生,现在仅剩两名还能在凯华。
林连明也被邀请参加过一次饭局,席间对方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他思虑再三,还是选择留的下来。
近年分公司,凯华又推出品质月报会和经营月报会的“两会”制度,进设立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全公司中高层都参加,每个部门经理都要上台汇报。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闫慧玲说。
作为黄岩模具产业分公司集吗群的代表企业之一,凯华自主研发的Mucell微发泡技术,一度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20年6月11日,凯华国家工业强基项目——节能汽车微发泡成型技术实施方案,公司通过了工信部的工业强基项目验收。
公司项目总监蒋建华介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运用微发泡技术,能减重8%-20%,顺应汽车节能减排轻量化的大趋势。目前,凯华已成功引进并改装了3台微发泡成型设备,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2004年,在我去德国参加展会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把凯华的模具做到全球前三名。这是我的梦想,也是企区别业的目标。十几年来,凯华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前进。”梁正华说。(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