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清查应收账款(清查应收账款由远及近还是由近及远)

企业经营中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应收账款算得上其中的“老大难”,其连接着收入、资金、坏账等多方面因素,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介绍应收账款的三步曲,希望对正在受此困扰的企业有所帮助。







一、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1.评定信用等级、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收集客户的信用信息,并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拟赊销客户的品质、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用等进行深入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评定信用等级、建立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2.制定信用政策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成本收益原则和客户动态信用状况。在信用标准制定时,企业应以逾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平衡点。




适当的延长信用期限可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将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坏账损失的风险。为促使客户尽早付款,企业在规定的信用期限同时可附加现金折扣的条件.即客户如果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即能享受到相应的折扣优惠。




在信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信用等级对客户执行不同的信用标准。同时要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其信用额度,从动态上保持信用政策执行的一贯性。




二、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企业催收应收账款最有法律效力的依据。企业应制定并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机构的职责。




建立、完善合同台账制度。注意收集、记录、整理及保存各类凭证。尤其是变更、解除合同时,要及时向对方索取书面凭证,做好法律防范的基础工作。




2.实行应收账款挂账审批制度和台账制度




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对应收账款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对应收账款总额进行控制,定期统计应收款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各个相关部门,为制定新的信用政策提供依据。




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结合动态信用管理,及时催收账款。




3.做好定期对账和债权确认工作




企业应建立定期对账制度,以确保双方在应收账款数额、还款期限、付款方式等方面的认可一致。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字记录,而不是口头承诺。




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应从业务的第一笔起就应由营销人员定期与客户对账并将收款情况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确保双方在货款数额方面的认同。




三、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建立应收账款回收业绩考核制度和催收制度




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避免短期行为。应将销售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回收率等指标结合起来考核经营者业绩,也应将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列入对有关业务人员的考核内容,与奖惩挂钩,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分明。




对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应逐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责成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确定合理的催收账制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