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损益表是什么表(损益表的意义)

本文来源于会计网(http://www.kuaiji.com/),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会计政策、实操、考证相关信息,可以关注会计网或者关注微信号ID:wwwkuaijicom,随时为你提供最新行业资讯!


损益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会计朋友们看过来哟。


利润表和损益表的区别


利润表与损益表实质是一样的,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状况的动态报表,提供企业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成本。利润表提供企业的获利能力。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


利润表亦称收益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月度、年度)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因此,它是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动态报表。利润表必须按月编制,对外报送。年度终了,企业应编报年度利润表。该表能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净利润、利润总额及利润构成的情况。利用利润表揭示的财务成果信息,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得能力,


损益表的编制方法根据损益表的格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一步式损益表 在一步式损益表中,首先要将企业一定期间内的所有收入及所有费用、支出分别汇总,两者相减而得出本期净利润或所得税后利润。


(2) 多步式损益表 多步式损益表将损益表的内容作多项分类,从销售总额开始,多步式损益表分以下几步展示企业的经营成果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步:反映销售净额,即销售总额减销货退回与折让,以及销售税金后的余额。


第二步:反映销售毛利,即销售净额减销售成本后的余额。


第三步:反映销售利润,即销售毛利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后的余额。


第四步:反映营业利润,即销售利润减其他业务利润后的余额。


第五步:反映利润总额,即营业利润加(减)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会计方法变更对前期损益的累积影响等项目后的余额。


第六步:反映所得税后利润,即利润总额减应计所得税(支出)后的余额。


一步式损益表和多步式损益表按不同的方法编制而成,它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各有优缺点:


一步式损益表比较简明,而且,由于这种格式对一切收入和费用、支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先后,可避免使人误认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先后顺序。


其缺点是一些有意义的中间性信息,如销售毛利、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均未直接反映,不利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应项目的比较。


多步式损益表对收入与费用、支出项目加以归类,列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指标,分步反映本期净利的计算过程,可提供比一步式损益表更丰富的信息,而且有助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应项目的比较分析。但多步式损益表较难理解,而且容易使人产生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先后顺序的误解,对收入、费用、支出项目的归类、分步难免带有主观性。


表内数字的填列内容及填列方法:


1)产品销售收入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2)产品销售成本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成本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3)产品销售费用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费用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4)产品销售税额附加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5)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的发生额分析算填列。


6)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7)投资收益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8)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账户分析填列。


9)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项目,可在表内计算填列。


1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根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填列。


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比较分析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重要报表,它揭示了企业利润的计算过程和利润的形成过程。


利润被看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却存在一定的缺陷。


众所周知,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而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广泛地运用收入实现原则、费用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等来进行的,其中包括了太多的会计估计。尽管会计人员在进行估计时要遵循会计准则,并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但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主观判断。而且,由于收入与费用是按其归属来确认的,而不管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了现金,以此计算的利润常常使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与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不符。有的企业账面利润很大,看似业绩可观,而现金却入不敷出,举步艰难;而有的企业虽然巨额亏损,却现金充足,周转自如。所以,仅以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有失偏颇。如能结合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现金流量信息,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则较为客观全面。其实,利润和现金净流量是两个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业绩的指标,前者可称之为应计制利润,后者可称之为现金制利润。二者的关系,通过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揭示出来。具体分析时,可将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指标与损益表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


(一)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利润的质量。也就是说,企业每实现1元的账面利润中,实际有多少现金支撑,比率越高,利润质量越高。但这一指标,只有在企业经营正常,既能创造利润又能盈得现金净流量时才可比,分析这一比率也才有意义。为了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计算口径一致,净利润指标应剔除投资收益和筹资费用。


(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比较,可以大致说明企业销售回收现金的情况及企业销售的质量。收现数所占比重大,说明销售收入实现后所增加的资产转换现金速度快、质量高。


(三)分得股利或利润及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现金与投资收益比较,可大致反映企业账面投资收益的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