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媒体应对能力被考查
图为华农考点考生们排队入场。记者周迪 摄
“没想到今年的题目居然还考到了体制内相关岗位的工作术语,这考得也太细了。”在武汉东湖学院参加考试的李先生,向记者回忆道,在逻辑推理题中,有一题是这样的,“记者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采访技巧》一书中尖锐的判断了‘你感觉如何’等问题的数据,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中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无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者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然后给出了四个推论,需要应试者做正确判断。
李先生认为,该题虽然从大方向上看属于逻辑推理题,但是“记者”也是经常与公务员有工作交集的群体,出题人在题干中明确指出了记者在采访时应如何规范话术才能使采访到位,其实从另一个侧面看,也是希望从考题给应试者一定启发,“公务员是否了解媒体,是否知道如何与媒体对话、交流,如何应对媒体以达到最佳效果。”
给串数据会算水费吗?
上午11点,行测考试结束,从武汉工商学院考点走出的张先生,直言今年的题目比他去年参考时做的题简单。对数量关系比较在行的张先生很高兴今年数量关系类考题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的15道,“去年只有14道,而且去年比今年难。
其中,张先生对数量关系的第一题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很简单,只用加减乘除就可以算出来。”该题题干中提到,某地居民用水价格分二级阶梯,并给出两户居民的人数和用水数,应试者需要算哪一家的人均水费更高。
张先生认为,这类考题更侧重于考量应试者的心算能力和行政能力,出卷者不再出那种特别难需要算很久的数学题,估计也是考虑到,应试者如果最终成为公务员,到基层调研,拿到一串数字,最重要的是具备能够及时将数字转换成问题的能力。“要能够通过数字快速判断出该地方的基本情况,这样才更利于工作的开展吧!”
主题聚焦“大众创业”
记者周迪 摄
申论考试的题型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上依旧延续了三个小题和一篇作文的“3 1”模式。
据考生回忆,今年申论材料的主要内容还是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给定材料中,涉及了“大学生创业大赛”、“一八九八咖啡馆”、“众筹模式”等案例,针对创业中具体的创业案例以及社会创业、创业家和众筹等具体的概念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大众创业”的政策走向、现实背景以及诸多众创空间、青年创业的事例及其意义。
文学与高科技题目混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