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依靠着绿水青山这块“金招牌”,当地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县域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充分折射出厚植生态底色不仅是当地的宝贵财富,更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而守护这片绿色田园的“税力量”从未缺席。
税惠持续赋能,护航“绿水青山”
坐落在洛水河畔的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是国内重要的银铅锌有色金属矿山企业之一。仅在2020年,该企业就减免各项税费3570余万元,购买环保设备的85万元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一次性税前扣除。
“作为传统选矿企业,环保设备的更新、绿色矿山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好在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迎来了绿色转型的契机。”企业主要负责人王静介绍,实实在在减出来的真金白银让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当地,这是绿色税制助力企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洛宁县成功创建“绿色矿山”6个、在建6个,数量居洛阳全市第一。
近年来,河南洛阳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把守护好绿水青山当作头等大事,洛阳市税务局发挥职能、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减税降费、环保税、资源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了绿色税制的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作用,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节能减排,走生态绿色发展的路子。
留抵退税提速,企业发展“添活力”
“这笔2427余万元的退税对我们公司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大大缓解了我们资金压力,有了这笔税收大红包的支持,我们加快工程进度的信心更足了。” 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负责人陈智强说道。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88.8亿元,将于2029年竣工投产,作为目前经济、清洁的大规模储能方式,抽水蓄能电站被称为水电“皇冠上的明珠”。其大量建设资金投入不仅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内贫困人群的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该项目投产后可节省标煤耗1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万吨、二氧化硫约0.64万吨、氮氧化物约0.09万吨,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绿色“大电池”。
为让这项绿色工程尽早投产,洛宁县税务局精准辅导、精准测算、精准联动,通过“面对面”上门服务,“一对一”涉税辅导,发现该企业存在大量的增量留抵退税额,当即安排专人与企业进行对接,因涉及金额较大,根据多次调研结果撰写了《关于河南洛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适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情况报告》,上报至当地政府,经过不懈努力,于近期将这笔退税足额退还到至企业手中。
如今,走近抽水蓄能电站工地,工程建设如火如荼,项目推进快马加鞭,这块绿色“大电池”正在“税力量”的加持下快速充能。
惠农税收促民增收,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守住“绿色底色”的同时,洛宁县大力实施“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整合洛宁特色农产品,打造了区域绿色农产品品牌“洛水山肴”。
为让涉农企业发展壮大,尽享税惠政策,洛宁县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深入涉农企业进行相关增值税、所得税、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税政策的解读,不间断的为企业送上税收政策“大礼包”。同时,积极开展“银税互动”,与县农行合作开发 “纳税e贷”等产品,大力缓解涉农企业的资金难题,让金融活水流向农业农村。目前,作为洛宁县涉农龙头企业的“洛水山肴”先后在省、市、县设立旗舰店,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店铺也已经投入运营,不仅打响了洛宁品牌,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自2020年9月1日《资源税法》实施以来,累计为洛阳全市纳税人减免资源税5542万元。提高绿色发展的质量,不仅是见绿见美,还要为各类市场主体增添动力,让绿色发展更有活力。洛阳市税务局践行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多渠道精准宣传资源税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估,确保各项减免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位。洛阳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史卫国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聚焦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继续推动实施好资源税法,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助力走绿色发展,安全生产之路,不断增强资源税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