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防疫期间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疫情期间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政策文件)

一晃眼,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已经在全世界驻足了三年之久。


从2020年当初的武汉封城,到2021年,石家庄、广州、南京、成都等地陆续遭遇疫情反扑,再到现如今深圳、吉林、西安、上海、苏州、东莞、沈阳等多地因疫情再次封禁堂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餐饮业一直走得磕磕碰碰。


尤其是新一轮的疫情打击下,餐饮人的无力感更重了。据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疫情下餐饮企业调查数据报告》显示,97.6%的餐饮企业同期下降超过50%。江苏餐饮也在疫情下损失惨重。实际上,江苏餐饮的情况,是全国餐饮业的一个缩影。



疫情下的餐饮业,为什么如此艰难?

一直以来,总有业外人疑问,为什么餐饮人每次遇到禁堂食,就苦不堪言,还总是抱怨把一整年的利润都给赔进去了。尤其是在还能线上接单,经营外卖的情况下,餐饮人的叫苦,实在令人有些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得多方面去从餐企的经营去做拆解。


首先,疫情改变了经营的大环境。受疫情的影响,不仅是餐饮业,各行各业的消费习惯在疫情之后可以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这几年,每一次疫情,餐饮业经历禁止堂食之后,无论是人们的消费习惯还是餐饮企业的经营环境,都需要时间恢复。在人们外出就餐意愿不强,消费欲望降低的环境下,这个时间不是几个月或者半年,而是整个疫情穿越周期。而线上餐饮,虽然能缓解餐饮店的经营,但依然是杯水车薪,因为实体餐饮的根本依然还是堂食。


其次是利润的问题。一直以来,餐饮行业并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高利润行业,尤其是在营业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而通过分析各大餐企的财务报告,其实我们也不难看出,餐企的净利润只有10%左右。也就是说,一家年经营100万的餐饮小店,一年的利润只有10万左右。疫情影响下,如果说禁止堂食一个月,餐饮企业面临的情况是,这一个月只有持续支出,但收入却没有。两厢之下,让做勤行的中小餐饮商户可能会更加为难。


最后是餐饮营业成本的居高不下。据《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参与调研企业的房租及物业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这三项的增速,分别达到了3.39%,2.1%,3.69%。疫情后,有关调查显示,即使是在疫情反复的2021年,商铺租金依然维持在高位。高位的租金,无形中正压垮着众多的餐饮商户。与此同时,禁堂食政策之下,餐饮业的员工安置,食材备货等,也都会是餐企一笔不小的支出。


利润微薄,经营大环境的改变以及居高不下的成本支出,在疫情下,让很多的餐企经营难以为继。尤其是餐饮行业,以中小餐饮商户居多,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坚韧。


△疫情下的深圳街道,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此前深圳烹饪协会发布《餐饮请援呼吁书》,六个呼吁希望能在房租、贷款、税务、平台佣金等方面能得到相关支持,尽显深圳餐饮人在疫情下,配合防疫防控的无限艰难与困苦,并引发了众多餐饮人的共鸣。值得庆幸的是,餐饮行业的声音,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


国家退税,央妈出手,提振餐饮人信心

近年来,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为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全国各地纷纷送上“政策大礼包”,从减税缓税、贷款融资、房租电力等方面提供优惠,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雪中送炭。


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在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分别提出纾困扶持措施,并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通过43项政策措施,切实缓解服务业市场主体的成本压力。


就在43项政策措施发布后不久,“央妈”宣布1万亿元利润直接上缴中央财政。据“央妈”表示,这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今年实施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后,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制造业等六个行业,4月1日起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而小微、个体户存量税额在6月底前全额退还,随后启动六个行业存量税额退还工作,年底前完成。据悉,1.5万亿元退税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


一方面减税退税,保持企业的活力;一方面政府下场投资、消费,一句话,就是政府花钱,以此带动市场整体的活力。可以说,在一连串的政策措施扶持小微企业,餐饮业作为小微企业的集中行业,让更多的餐饮人感受到了国家强力支持民生和就业,向经济的毛细血管中输血的决心。


实打实的纾困支持,着实提振了不少餐饮人的信心。


聚焦落地,全国多地出台中小餐饮商户补助政策

众所周知,餐饮业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国家队”出手的同时,全国多地同样出台政策,扶持中小餐饮商户。


据了解,疫情发生周期内,四川、重庆、广东等多地也纷纷出台纾困帮扶政策。从减免房屋租金到给予社保补贴,再到税收减免、房屋租金减免、防疫支出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融支持等政策,每一项都是致力于为餐饮住宿企业降成本的真招实招。


比如广东、江西等多个省份,自去年开始,就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含)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比如武汉,为了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鼓励武汉商业餐饮企业常态化进行疫情防控。对限额以上餐饮、住宿企业年度营业额同比每增加1000万元,按照0.02%的比例给予奖励。


除此以外,全国多地在疫情发生后的这两年,还通过派发餐饮消费券的形式,鼓励消费者消费,从消费市场端去提振餐饮企业的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