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残保金(北京市残保金减免政策)

日前,由8月1日北京市地税局官网发布的《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期的通告》得知:


2017年残障人士就业保障金征期由“8月1日至9月30日”调整为“11月1日至12月15日”。残保金申报与审核的期限仍然为8月1日至9月15日。



也就是说,北京市各用人单位需抓紧时间在9月15日前进行本单位上年度残障人士就业情况申报,不过申报缴费可以延后。


残保金定义

为了解决并保证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法律如是规定:


各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均应按照一定的人数比例、雇佣要求招收残障人士工作。未达比例的用人单位需按年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


用人单位安排残障人士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具体比例由各省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规定,例如北京为1.7%,上海为1.6%,深圳为1.5%。



北京残保金申报缴纳细则

由于北京市8月初对2017年残保金的申报缴纳期限做出了调整,下面以北京地区为例,罗列出残保金的申报缴纳细则。


1、残障人士就业情况申报与审核


北京市用人单位应于每年8月1日至9月15日,向主管地税局所在地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报上年本单位安排的残障人士就业人数,并由该机构进行审核。


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的,视为安排残障人士就业人数为0。


2、申报缴费期限


为每年的8月1日至9月30日,但是根据最新公告,北京市2017年的征期临时改为 11月1日至12月15日。之后年份仍按8月1日至9月30日执行。


3、应缴残保金计算方法


用人单位应当按上年安排残障人士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乘以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缴纳保障金。计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在职职工人数×1.7%-上年实际安排残障人士就业人数)×(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上年在职职工人数)。


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口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例如:


若某企业2016年在职职工1000人,其中残障人士7人,去年发出工资总额1个亿。那么该企业应缴保障金=(1000*1.7%-7)*(1亿/1000)=100万元。


4、申报缴纳方式与地点


保障金的申报方式可以选择网上申报上门申报,若选择上门申报,需携带资料前往用人单位主管地税局进行申报缴纳 。


依照有关规定不需缴纳保障金的用人单位也要进行“零申报”。


保障金的缴款方式与北京地税局征收的其他税费缴款方式一致。


5、申报需提交的资料


对于选择上门申报方式的用人单位:


若已安排残障人士就业,应当提交《北京市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确定书》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


若未安排残障人士就业,只需提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可以在北京市地税局官网进行下载。



6、减免缓缴政策


(1)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障人士就业人数未达到在职职工总数的1.7%,且在职职工总数在3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免征保障金。


(2)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上年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按上年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3倍计算缴纳保障金。 2016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92477元,三倍即为277431元。


(3)用人单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免或者缓缴保障金。不过应当先行向主管地税局所在地的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区财政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用人单位持相关批复文书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到主管地税局办理减免或缓缴手续。


7、不缴纳残保金的后果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保障金,税务机关会进行催缴,同时财政部门也会催缴。


催缴后若仍未缴纳,除补缴欠缴数额外,还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每年9月30号,今年为12月15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若迟迟拒不缴纳,财政部门会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强制缴纳欠款和滞纳金,并依法处以罚款。



以上是北京市的残保金申报缴纳规定,各省市的残保金征缴政策,残障人士所占比例要求、残保金计算方法、征缴期限都略有差异。


例如深圳的残保金计算公式为:


应缴纳的保障金=(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1.5%-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所在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故欲知各地具体细则可在当地地税局官网查询或实地向地税局咨询。


如何合法减免残保金?

由于市场上各种经济增长红利渐趋饱和,企业发展也日趋平稳,相较以前,企业的成本费用也越高。


若能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例如由第三方推荐残障人士就业),减免一定的残保金,对企业控制成本而言也是十分可观的。


下面以都为100人不同类型的企业为例,对比一下每年能节省多少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