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步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他一路走,一路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




对如何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是邓小平在谈话中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之一。他指出,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他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南方谈话阐发的一系列全新的思想,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它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不仅对之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9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其基本框架为: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整体性推进。




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务院先后作出一系列部署,加快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步伐。




改革带来了供给能力的提升和物质的丰富。1992年之后,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不仅是粮食,交由市场定价的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的生活资料。1993年,我国取消粮票,实行了40年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宣告终结,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进入历史博物馆。




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难点所在。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从1994年底开始,国家经贸委、体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选择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随后,全国各地先后选定2700多家国有企业参与试点。国务院还选择了18个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的配套改革试点,采取多种政策,在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分离社会服务功能、分流富余人员等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




上述改革和调整,从实际步骤上加快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明显增强,全国呈现出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景象。




1994,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1994年12月14日,经过长达40年论证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三峡工程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到建设三峡工程一事。20世纪50年代,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毛泽东为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先后6次咨询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人。1982年,邓小平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汇报时表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1984年,经过国务院16个部委和鄂湘川3省以及58个科研施工单位、11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审查通过,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蓄水位为150米的三峡方案。三峡工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1989年7月,江泽民到长江考察,详细听取了关于三峡工程的专题汇报,并表示三峡工程要争取早日上马,把几代人的伟大理想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为现实。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修建三峡水利工程的决议。其中,引人瞩目的是决定修建高程185米的三峡大坝。




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大会在三峡大坝坝址--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举行。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




三峡工程可以发挥防洪、发电和促进航运事业发展的作用。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主体工程三峡大坝全长2309米,坝体混凝土浇筑总量为1600多万立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在三峡大坝高强度、大规模的混凝土施工中,建设者们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通过运用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摸索了一套科学的施工工艺和管理制度,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以对国家和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谱写了世界大坝工程史上新的纪录,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




2006年5月20日,全线浇筑达到186米高度的三峡大坝建成。自此,气势雄伟的三峡大坝矗立西陵峡谷,毛泽东“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成为现实。




199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科学技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1995年5月,党中央准确分析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形势,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不懈地着力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在继续实施“863”计划的同时,1997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加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工作。党中央还敏锐地认识到,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强调要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1999年11月,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1999年“神威”计算机的问世,打破了西方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方面对我国的封锁。




为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建功立业,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于2001年2月19日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荣膺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1996,“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自己,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大胆“走出去”,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才能把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带出去,使我国更有条件引进新的技术、发展新的产业,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




1996年7月,江泽民在河北唐山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紧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有重点有组织地“走出去”,做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这篇大文章。1997年12月,江泽民在会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进一步明确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是一个大战略,既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




根据这一战略部署,我国的对外开放从过去侧重引进为主,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到非洲、中亚、中东、东欧、南美等地投资办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到2001年底,我国累计参与境外资源合作项目195个,总投资46亿美元;累计设立各种境外企业6610家,其中中方投资84亿美元;境外项目平均投资达252万美元,比上年提高近30%。




“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促进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这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道路上作出的又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




1997,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经过两年多共22轮的艰难谈判,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从此,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




此后,根据1982年宪法的规定,在广泛听取香港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1990年4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基本法把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依法治港的法律基石。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中央政府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通明,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交接仪式在这里举行。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缓缓降下,象征着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胜利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在香港回归的各项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澳门回归的步伐也在加快。1999年5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何厚铧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5月20日,中央政府任命何厚铧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回归祖国后,香港、澳门作为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香港、澳门实行管治,与之相应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和体制得以确立。




事实充分表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中国共产党简史》《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


出品:新华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