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中国城市代表建筑图片大全(中国各大城市建筑标志图片)

图片转自网络


建筑是生活的镜子,可以照亮整座城市。


曾几何时,中国的建筑设计因为缺乏美感和创意,遭遇无数垢弊。但如今伴随着生活层次和审美水准的提升,中国的建筑设计早已今非昔比,不仅兼具美感和功能,更屡屡收获国际重要的建筑设计大奖。


1、故乡的月/泰安


图片转自网络


在泰安,可看到关于“故乡”的连幅广告——“故乡的月”、“故乡的云”翩然栖于泰山余脉九女峰之上,唤人“步月登云”,大有与泰山主景区分庭抗礼之意。


在九女峰山脚,神龙大峡谷谷口附近,坐落着一座奇妙的仪式堂。这个“满月”的设计灵感,正来源于某年中秋在拈花湾点亮在火爆网络的“气球月亮”。


图片转自网络


绕过山路,拾级而上,可看清混凝土建筑的大致结构。营造出“月亮”效果的半球,就嵌在建筑的最里侧。它穿透了大厅的屋顶,在上下两层分别以“半月”状示人。


图片转自网络


内部,弧形月亮墙成为天然的回声壁,在此许下的承诺在空间和山谷回响,仿佛是天地间的庄严宣誓。


图片转自网络


不远处,一家名为“故乡的云”的精品酒店,与“故乡的月”形成了呼应。


拾级而下、逐步临近,“月”在林木枝桠间时隐时现,在视野中渐渐放大,直至重构人对建筑、对“故乡”的认知。而若身处“月”中,回望“故乡的云”,又反向产生“追云”的需求,两座建筑彼此对视、互为犄角。


2、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 大理


图片转自网络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周围的苍山山脉和洱海湖。从高处俯瞰,这个“山峰”“湖泊”“湖边小筑”的组合,无疑是城市中最令人瞩目的“山林奇景”。


图片转自网络


表演艺术中心最初的构想主要是源于我们对当地自然气候环境和由此孕育出的特定文化以及当地人的生存智慧的感悟。在以自然为主导的语境中大理,让我们很难找到一条直线,一切的建造都是那么随意、放松、偶然,但只有山水交界的地平线,似乎给了我勾勒这座建筑的灵感。


图片转自网络


地平线以上的真实物理世界,和地平线以下,苍山在洱海中的倒影,似想象中的世界。一阴一阳,一上一下,它们彼此虚实相生、穿越与编织,塑造出建筑自然的形态和表演内容的融合。


图片转自网络


站在地面仰望,凌乱堆叠的树杈组成的“树冠”,也如一个巨大的“鸟巢”。阶梯如波纹般层层堆叠而上,自然形成了一个露天剧场。


建筑另外一个构想就是与自然的充分交互,实现自然智慧生态建筑。大理地处高原,光照强。出檐深远、水平延展的屋顶就像一把大伞,在抵抗着紫外线的照射的同时,也塑造了阴影,为人们提供了遮阳避雨的舒适环境。大理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强风的主导风向是南北,平行于苍山。


图片转自网络


露天广场与室内剧场间,形成建筑空间与景观地形的对话,交接处半室外的表演空间,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边界,也模糊了表演与观看的距离。


图片转自网络


水平纬度,户外剧场为阳,室内剧院为阴。户外和室内剧场之间的「空」,成为建筑的灵魂所在,活动和表演的中心。


3、山谷音乐厅 / 承德


图片转自网络


距离北京市中心两个多小时车程的河北承德金山岭,山谷音乐厅就如其名字,坐落于此处的山谷底部。


倒锥状的混凝土建筑,如一块来自天外的飞石,暂时停驻在这里。


图片转自网络


内部蜿蜒的楼梯,导向了半室外露天剧场、朝向草坡的室外舞台、面向山谷的观景台和排练室。


如此精简的室内空间,却可以承载室内乐、音乐节、舞蹈等不同形式的演出。


图片转自网络


没有表演的时候,宁静而超然的空间氛围,建立了人与自然的深层连接。如同天然的庇护所,能够冥想和沉思。


图片转自网络


人们可以在这里聆听蝉鸣鸟叫,静奏自己的音乐,亦或是登上屋顶平台,眺望远处的明代长城。


4、云洞图书馆 / 海口


图片转自网络


海口云洞图书馆,地处海口湾畔世纪公园。南侧书馆含有藏书万本的阅读空间及多功能影音区。北侧服务设施包括咖啡厅、休息区及屋顶花园。


图片转自网络


静处于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云洞图书馆,雕塑感极强。自由有机的形态塑造了灵活多变的空间:墙面楼板天花,模糊了室内室外的边界。


混凝土呈现柔软多变的形态,消解了材料固有的文化意义,让空间感受成为主体。洞型空间的层次和复杂性层层拉开,仿佛想像力的失重场。


图片转自网络


半室外空间和平台,也是阅读和望海的绝佳空间。建筑外围回廊灰空间采用悬挑设计,通过物理遮阳降低热辐射,实现在炎热地区的建筑节能。


图片转自网络


建筑内外不同氛围、尺度的笔触与活动触碰,产生生活仪式感。让建筑也有了一丝哲学意味。自由的、混沌的、延续的,坐在这里,随你所想。


5、半朵云艺术家会客厅 / 云南


图片转自网络


在云南弥勒这个群山环抱的地方,东风韵小镇也应景而生。建筑师用当地人烧制的红砖,在高原五彩花田上建造了天马行空的红土建筑群,巧妙融入艺术装饰风格,如同红土壤上的乌托邦。


图片转自网络


图片转自网络


当初计划是一座较高的建筑,但建到一半时发现它就像天边起伏的半朵云彩,索性戛然而止,取名为“半朵云”。其灵感也来源于彩云之南的梯田,并在此基础上巧妙提取建筑形态,赋予半朵云新面貌。


图片转自网络


空间内部延续自然曲线,拱梁延伸,穹顶高挑,顶部圆形开窗让自然光倾泻而下,置身其中,感受光影随时间的变幻,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感觉。


图片转自网络


图片转自网络


整体空间延续建筑的弧形线条,入口硬朗的钢板以曲线形式引导入室内,每件物品都有如艺术品般的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