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预支差旅费可以公章转私账吗(公账转差旅费)

引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主要内容以各具特色的人物来描写荣国府与宁国府的日常生活,整个贾府命运以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开场,以贾雨村归结红楼梦结尾。书中煊赫一时的贾府既是功勋贵族,家里又有女儿在皇宫做妃子,最后却落得抄家的下场,乃至族中人七零八落,一败涂地。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缘由呢?


以自身经历成书的曹雪芹画像


“政途为上”的封建时代,后继却无人

只安于享乐,没人能撑起偌大的家族

贾府之所以能够占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首,与祖上曾经亲历战争,为皇家征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有关。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名字就是因为两位被封的宁国公和荣国公而得来,清朝的世袭制度是可以传给儿子的,但是如果后代没有特殊贡献,国公这样的爵位是一代比一代低的。宁国公的儿子贾代化降一级袭了父亲的爵,是世袭一等神威将军,到了他儿子贾敬手中,是世袭二等将军。不过贾敬是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家里都不住,索性搬到道观去住了。书中开篇宁国府当家的是贾珍,他也是袭了父亲的爵。贾珍表面上既能管理建造大观园,又能联络朝中臣子,似乎颇通经济之道,对内理事能力也没什么差错。实际上贾珍只是袭了祖上的爵,并没有真实的转私官职,他的儿子贾差旅费蓉也不过花了钱买了个龙禁尉的名头,为的是媳妇死的时候牌位上写起来好看些。宁国府第四代和第五代并没有在仕途上有任何大作为,父子两个最喜欢吃喝玩乐,同丫鬟们厮混,这样的子孙确实有点对不住宁国公后裔这样的名头。


荣国府第三代是贾赦袭了爵,贾政是皇帝“赐的额外主事职衔”,叫他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贾政是喜爱读书,但是却仕途平淡,每天在家里对着一番清客高谈阔论,对待儿子较为严苛。贾赦喜欢收集古扇名画,还喜欢娶小老婆,其他事关家族发展的事情一概不管。第四代的贾琏捐了个五品的同知,不过是个闲职。贾琏是家里做事最多也最妥当的人,大部分贾府外面的事,要出远门的事都是贾琏在操办,理事能力一流,但是却有着好色且荤素不忌的下流爱好,为人所不齿,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似乎也不算什么大差错。贾珠早亡,贾宝玉更是厌恶仕途经济,不肯用功读书,喜欢和姐姐妹妹玩,枉费贾政一番苦心。像贾府这样的钟鼎鸣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他们的后代要么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要么像祖上一样征战沙场立一方功勋。但是书中贾府的后世子孙非但没有一个人认真读书考取功名或官场拼搏留下政治生涯美谈,只有各种一味高乐把家里翻过来,整日斗鸡酗酒不喜政务,最像话的贾政也不过是为人勤勉,贾琏最多就是言谈去得而已。


混迹脂粉堆里的贾宝玉


清朝是封建社会的末期,虽然已经有了较为开阔的社会风气,但是仍旧是一个男权主义和父权天下的时代,这样的家族需要的崛起力量必然是来自家族中的优秀男性。身为国公的后代子孙的男性们表现的尚且如此差劲,即是再优秀的女性来掌管贾府,也无法扭转家族走向颓败的大趋势。


仗着皇权“账吗靠山”,更无视法条

恣意妄为,终将自灭

⑴ 被皇权“包装”的元春不是真的“靠山”


贾元差旅费春作为贾府中地位最高的人,她象征着贾府与皇权的关系,又是贾府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她的存在是贾府这一阶段荣宠的兴盛源头,但同样也是贾府败落的一个不安定因素。自古常言伴君如伴虎,书中第二回说到贾元春以女史之职被选入宫,到了第十六回就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她在皇宫的地位鄒升,同时也为贾府带来了无尚的光辉与荣耀。


元春


事实上贾元春所处的位置并不像我们今日看到那些清宫戏那么绚烂多彩,没有所谓的妃子之间勾心斗角,没有皇帝大笔一挥赏赐数千。有的只是恪守本分谨遵圣旨,行动处处受到规定和桎梏,还要担心自己得罪皇帝累及家人。皇帝封了贾元春凤藻宫和贤德妃,这样的后妃级别带来的是无穷的规矩。先是为了省亲盖院子,元春省亲也是圣上的意思,毕竟贾元春现在是皇家人,回贾家自然不能像普通女子回娘家一样。


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者,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公账转,庶可尽骨肉私情,共享天伦之乐事。


不过这个重宇别苑,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盖房子,没有符合皇室身份的宅院是不能邀请皇室到家中来的。元春省亲之前,宫中就曾经安排太监看了好几回,又是看位置,又是问歇息的地方的。其实元春省亲总共也就待了几个小时,从晚上公章七点过陪皇帝赏灯结束出宫,到半夜两点多回宫,不过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况且在整个过程中不预支但时间上有严格规定,还在礼仪制度上都有冗繁的步骤。贾元春作为皇妃,在贾府看来自然是极为尊贵的,但是她自己才明白自己身处的位置,称之为“那见不得人的去处”,皇宫生活的滋味究竟如何,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⑵ 作奸犯科,劣迹斑斑


贾府这一世荣华富贵都有了,公账转更应该朝乾夕惕,忠于职守,方可保得万世长盛。怕的就是没有正确的政治意识,一味的由着有“靠山”就任意妄为,乃至最后酿成大祸。贾府中人表面是没有什么苛待下人的举动,然而实际上,贾雨村为了给贾赦弄几把扇子,冤枉石呆子拖欠官银最后死活不知;王熙凤弄权铁槛寺自己得了三千两,同时却害死一对有情人;贾琏和鲍二家的偷情,被凤姐大闹最终鲍二家的自杀;王熙凤暗地里指示旺儿撺掇张华告状贾琏国孝娶妻,最后又想派旺儿杀了张华;薛蟠为了争夺英莲,打死冯渊......这些草菅人命,任意妄为,作奸犯科的行为,都是仗着皇亲国戚的威风,即便闹了官司也没人敢管,多半糊弄着就过去了,只顾自己一时爽快,哪管他人家破人亡,其行为劣迹可见一斑。贾府的权力来源于他们家族的势力,来源于皇帝的恩宠,为家族人带来了不惧法条的恣意妄为,带来了任意摧残他人人生的恶习,同时也埋下了祸患的种子。


贾雨村为了古扇冤枉石呆子


其实作者写作时也在角色身上埋下许多伏笔,元春省亲时点的第一部戏文是《豪宴》,讲的是莫怀古在严世蕃家中一番经历,但是结局悲惨,同时也是贾府败落的一个象征。而端午节打平安醮时点的戏又是《南柯梦》,这个讲的是黄粱一梦的故事,同样预示贾府的荣宠似黄粱一梦。


贵族“脸面”为大,对困境麻痹

家族入不敷出,个人中饱私囊

▲ 收入不足


他们的收入颇为有限,几位爷的俸禄大约是没有太多的,贾政的五品官职在清朝是俸禄禄米加养廉银一共也就一千多两,贾赦、贾琏这种闲职收入也不会多到哪里去。就是宫里的赏赐也没有太多,过年时领的那个黄袋子里面也就一百多两金子,平时赏赐只会更少。


他们还有一层收入就是乡下的庄子,这是祖上的资产,由农民耕种,每年上缴一定的数额。不过这一份似乎也不算很多,在乌进孝进贡一节就看得出来,那是给宁国府的,现银也不过两千五百两,算下牲畜米面土特产之类,也超不过五千两。而乌进孝的兄弟做庄头管辖的荣国府的土地,比宁国府的收成更少。这样的庄子贾府应该有十来个,算下来一个府里庄可以子上的一年收入也就三五万而已。


▲ 开支过大


贾府中的经济账吗状况开支过大很明显,单是修建大观园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先是选址设计动土要花钱,然后建造房屋花园、亭台楼阁,也要花钱。虽然书中没有明说每一项花多少,单单是买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一回就花了三万两;买大观园装饰的花烛彩灯帘栊帐幔也花了两万两;安排给贾芸的在园子里种树光一个小角落就预支了二百两......整个园子总共算下来花销肯定上百万两了。


大观园


平时贾府每个人的月钱,按照书中所说,老太太、王夫人邢夫人二十两,李纨十两,赵姨娘二两,大丫头一两加四吊,普通丫头一吊,小丫头五百文,还有宝玉、贾环、黛玉、探春等公子小姐的,二门子外头那些男仆人的,管园子上夜的厨房的、婆子的,算下来每个月光是月钱府里就要五六百两,一年也要六七千两了。至于那些添置家公章具,比如自鸣钟,屏风,桌子,椅子之类,大约也是要花几千两的。贾赦买小老婆花了八百两,贾琏打点鲍二家花了二百两,这些都是小事。此外还有给宫里送的,打点太监的,亲朋好友过生日送礼的,一年也要有几千两了。


▲ 成员贪污


王熙凤掌管家中事务,为的就是将家庭治理的井井有条,以便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但是凡鸟偏在末世生,即是有补天之术,却无回天之力。她自己都说了,“房中开支光靠自己和琏二爷加上丫头的月钱还不够三五日使的”,剩下的又去哪里找补呢?明明已经铺张浪费到月钱不够用,却还是为了维持体面继续奢华的耗费下去。


书中到了贾母大寿的时候,贾府公账上已经没有钱可以用了,又要安排南安府的礼,还有宫里的重阳节礼。贾琏找了鸳鸯,把贾母用不到那些金银家伙拿出去当了千数两银子,才把生日给过了,把礼给送了。后面邢夫人知道这件事,也说自己缺钱,王熙凤拿不出来,只好把金首饰拿出去当了。堂堂一个王公贵族,沦落到当老祖宗的家伙,当当家孙媳妇儿的金首饰,可想而知已经穷到什么地步了。贾母生日的开支,是必须的开销,邢夫人所谓的二百两节下使用,则是明里找儿子要钱中饱私囊。


邢夫人


贾府的开支过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和府中人的贪污有关。贾芸种树,先拿了钱买了冰片之类孝敬王熙凤,得了种树的钱,先就把从倪二那里借的钱给还了。贾芹管着庙里的和尚、道士,同时也管着他们的月钱,自然是从中盘剥了不少。就连王熙凤,为了能够运转经营,还偷偷的拿月钱出去放高利贷,只不过放了高利贷部分是为了赎东西,部分也是进了她的私账了。


其实贾府运转艰难,连林黛玉都开口说了“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可见贾府奢靡浪费并入不敷出已经到了明眼人一看转私就明白的地步了。作为族中真正理事的人,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拯救的办法,林之孝就同贾琏说了“人口太众,拣个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爷,把这些出过力的老家人,用不着的,开恩放几家出去。”这样一来为的是奴仆们自己可以干个什么营生,另一面就是为家里省钱粮。还有要把那些伺候的小丫头也一并裁掉一部分,省可以心省力,节约开销。这只是为了节省开支做的一部分节流,但是预支并不是大头,也无法将贾府在衰败的路上扭转回来。


总结:

纵观全书,贾府的子孙后继无人,皇妃靠山不够稳定,族中营生入不敷出,其实他们自己也明白,这样的好日子过不了多久了。甄家被抄家的下场很明显预知了贾府,虽然冯紫英说贾府是贵妃照应,故旧好,亲戚多,还有为人不刁钻。事实上只有前一个是半对不对,后两个根本就是虚假的奉承话。表面上的贵族关系难道不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么?贾府衰落之前,江南甄家就被抄家了,他们也算是显赫一时的贵族了,还是没能逃脱被清算的命运,贾府亦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