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地方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区别)


在武汉市出台的这些地方法规中,诸多条款都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停水抢修须24小时恢复供水


“小区管道要维修,明天上午要停水。”2021年11月下旬,江岸区兴业路一小区贴了停水通知,居民余大爷说,现在停区别水都会提前通知,明确具体的时间,一般当天就会来水。果不其然,下午6时,正值居民下班回家做饭高峰期,小区已经恢复了供水。


2021年出台的《武汉市供水条例》是在1995年制定的《武汉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基础上调整制定的一部新的地方性法规。其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停水超24小时应采取临时供水措施、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标准等成为新法规的几大亮点。


《武汉市供水条例》去掉了“城市”二字,将城乡一体化列入武汉市供水用水基本原则。条例明确规定,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地方性法规域联网供水和供水用水服务均等化。除特别规定外,相关条款同时适用于城政府市和农村。


停水对市民来说,向来是件闹心的事。新条例发布后,停水或检修对市民正常生活带来的不便将大大减少。条例规定:供水单位抢修、更换或者检修供水设施,应当在24小时内恢复供水。24小时内不能恢复供水的,应当采取临时供水措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对无条件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公民区别可直接获取


“最近气温虽然很低,但是总地方性法规感觉雾蒙蒙的!”2021年12月31日一大早,家住武昌区的夏女士对空气质量心生疑问。上午11时20分,她通过武汉市公共大数据平台,找到了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空气小时报,拨打了联系电话,并查看了信息。


据了解,武汉早在2015年便上线了全国第一个副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武规章汉出台的《武汉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对我市的公共数据的采集、共享等进行明确规定。


公共数据资源按照开放类型分为无条件开放、有条件开放、不予开放的三种类型。对无条件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市大数据平台直接获取。对有条件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市大数据平台提出申请。


涉及公共卫生、民生保障、文化教育、气象服务等与公民密切相关的公共数据资源;涉及信用服务、商业服务、市场监管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公共数据资源;涉及生态环境、交通出行、地理空间、地质环境、地下管线等与城市治理密切相关的公共数据资源;其他需要重点和优先开放和的公共数据资源属于重点和优先开放的公地方法规共数据资源。


两江四岸景观照明有保证、征收违法建设不补偿


公共厕所的设置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武汉市政府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修改后明确规定,临街非经营性单位免费开放厕所的,区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与其签订合同,明确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厕所,由城市管理部门提供运营补贴。


2021年11月1日,《武汉市控制和规章查处违法建设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征收房屋,对被认定为违法建设的,不予补偿。


“长江灯光秀”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武汉品牌”。2021年3月1日施行的《武汉市景观照明管理办法》,对两江四岸、东湖等核心区域,黄鹤楼、龟山电视塔等地标的景观照明作出具体规定。


2021年,武汉出台的地方法规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链接】2021年,我国出台和修订的法律主要有哪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内容: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对见义勇为免责、胎儿继承权、界定夫妻共同债务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内容:修正案涉及六个方面,比如:加大对安全生产犯罪的预防惩治、完善惩治食品药品犯罪规定、完善破的坏金融秩序犯罪规定、加强企业产权刑法保护等等。


三、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和1日正式施行。


亮点:本次修订主要添加了对未成年上网加以管制,防止网络暴力;强化国家机关、居委会、村委会等各级单位对未成年受到侵害的报告义务;校园建立防欺凌制度,不得隐瞒重大欺凌事件;有侵害未成年人记录的违法者禁止进入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行业等内容。


四、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


亮点:1.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关系更加清晰;2.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分级更加科学;3.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保护处分措施更加完善;4.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预防,则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


亮点:开创了我国制定流域法律的先河,为今后黄河等其他流域立法形地方法规成示范引领。明确地体现了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这“三线一单”的要求,统筹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进一步夯实“长江大保护”的法律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