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2020年中国工商银行流动资产合计(2020年中国工商银行净资产总额)

(报告出品方:安永)


一、综述

一年前,我们回顾中国上市银行2019年度业绩并对其未来十年进行展望时,用了“波动性”“不确定性”和“韧性”三个词概括。走过2020年,中国上市银行面对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展现了足够的运营韧性,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长远来看,中国上市银行是否能保持这种韧性,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取决于转型动力和战略定力。


二、受新冠疫情考验,营收利润保持增长

2020年度,上市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合计人民币17,615.81亿元,较2019年度增长0.10%,增速较2019年的7.39%下降了7.29个百分点。净息差整体收窄,同时拨备计提增加,导致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下降。



随着2020年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下滑,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1.19%,较2019年度的12.47%下降了1.28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为0.86%,较2019年度的0.93%下降了0.0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仍面临较大挑战。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平均ROE分别下降了1.02、2.00、1.00、2.87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平均ROA分别下降了0.07、0.08、0.04、0.20个百分点。




让利实体经济,营业收入增速下降。2020年度,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上市银行采取了降低利率、减免收费等措施,使得各类型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较2019年度有所下滑。2020年度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5,651.86亿元,同比增长4.93%,增幅较2019年度的10.50%下降了5.57个百分点。



净息差整体收窄。受LPR下调及让利实体经济的影响,2020年度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2.15%,比2019年度下降8个基点,不同类型上市银行净息差均有所收窄。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上升。2020年度上市银行合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人民币8,086.06亿元,同比增长6.69%,增速较上年增加了10.59个百分点。其中,40家银行较2019年增加,13家银行较2019年度下降。根据财会[2021] 2号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加强企业202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从事信用卡分期还款业务形成的金融资产,企业不得将其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记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或在利润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列示。上市银行据此对信用卡分期业务收入进行了重分类,将其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重分类至利息收入,并调整了同比数据。



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2020年度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加权平均成本收入比为25.46%,较2019年度下降了0.68个百分点。除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以外,主要受疫情影响,办公及差旅费用下降,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减免部分社保费用,导致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



减值损失计提增加。2020年度,上市银行在利润表中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人民币16,262.17亿元,较2019年度增长14.80%。其中,贷款损失准备合计人民币13,441.61亿元,较2019年度增长6.66%,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2020年度减值损失同比分别增长了7.95%、4.38%、5.79%和22.37%,主要是由于在宏观经济及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三、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20年度,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央行出台各项金融支持措施,连续定向和全面降低准备金率,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上市银行资产总额增速加快。与此同时,上市银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信贷资产比重持续上升。


资产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合计人民币2,182,560.65亿元,相比2019年末增加人民币201,971.94亿元,增幅10.20%,增速上升1.30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加9.59%,其中邮储的资产增速最高,达11.12%,主要是由于贷款及金融投资规模增长较多;工行的资产规模增长了10.75%,2020年末资产总额达到了人民币333,450.58亿元,是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30万亿元的银行。



资产配置持续向信贷倾斜。2020年度,上市银行加大实体经济服务力度,全面加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健康发展,信贷投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年末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达54.05%,较2019年末的53.01%增长1.04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2020年末贷款占比分别较上年增长了0.90个百分点、0.79个百分点、2.16个百分点及2.73个百分点。贷款占比较上年增长幅度最大的为锦州,增幅达9.58%,主要是由于锦州全力推进改革重组、完成了增资扩股和资产处置,随着本期两大国有股东入股,加大了贷款投放;贷款余额净值较上年增长最大的为工行,增长人民币1.81万亿元,主要由于工行加大贷款投放,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金融资源供给,响应政策积极投向制造业,并惠及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同时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信用类贷款占比上升。2020年度,为了强化稳企业保就业支持政策,央行会同财政部使用人民币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按照一定比例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央行和银保监会还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配置,优化风险评估机制,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支持,确保 2020 年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明显提高。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上市银行信用类贷款占比上升。



负债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末,上市银行总负债合计人民币2,004,552.07亿元,相比2019年末增长人民币184,737.91亿元,增幅10.15%,增速上升1.80个百分点。



负债结构稳定,存款占比最高。2020年度,上市银行负债结构较为稳定,存款占负债比重最高是负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同业负债、发行债券占比下降,其他负债占比上升。






四、零售转型效果显著,利润贡献持续上升

2020年度,上市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度持续攀升,成为盈利增长的新引擎。国内银行业已普遍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发展重点,通过数字化转型、差异化措施推动零售业务转型,抢占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零售业务利润贡献度逐年攀升。2020年度,上市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21,462.62亿元,相比2019年度增长人民币2,330.81亿元,增幅12.18%。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增长分别为13.16%、9.61%、11.56%及7.58%,均高于整体营业收入的增长。






零售业务资产负债规模及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末,上市银行零售业务资产规模相比2019年末增长12.98%。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零售业务资产增幅分别为11.87%、13.98%、18.81%及21.13%,多数银行零售业务资产规模增幅在10%以上,其中宁波增幅最大为44.30%。




应对存贷利差下降,拓展财富管理类业务。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2020年的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和存贷利差与2019年相比有所下降。2020年度,个贷收益率超过6.5%的上市银行有平安、浙商、浦发和兴业,其中平安的个贷收益率最高,为7.23%,三年都维持在7.2%以上。个人存款付息率最低的为招商,为1.22%,最高为浙商,达到3.44%。各行利差差距比较明显,其中平安、招商、兴业相对较高,2020年分别达到4.81%,4.67%和4.29%。



私人银行服务快速发展,中高端客群贡献进一步提升。目前国内上市银行基于监管规定设置的私人银行客户门槛从人民币6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下述12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19和2020年的私人银行业务客户数及AUM情况。



加速数字化差异化转型, 零售业务期待新突破。零售AUM的快速增长与之密切相关的是MAU(Monthly Active User)月度活跃客户指标,数字时代下商业银行增大科技投入,依托互联网背景,将“以客户为中心”穿透至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景,手机银行作为零售业务的首要前端渠道,提升客户活跃度成为银行零售转型的下半场主要任务,亦是从隐性MAU到显性AUM、终端营业收入贡献度的根本途径。2020年度,上市银行借力数字化,提升客户活跃度,增强客户黏性,推动零售业务转型发展。例如:中行手机银行客户2.11亿户,全年交易金额达到人民币32.28万亿元;招商2大APP“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的月活跃用户达到1.07亿,其中,招商银行App全年理财投资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35.55%;光大月活用户3,847.31 万户,比上年末增长 78.50%;平安“口袋银行”月活用户达4,033.1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5.6%;中信手机银行月活用户2,615.5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0.66%。


五、应对信用风险上升,加大不良处置力度

2020年度,受新冠疫情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上市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上升,总体不良贷款率由2019年度的下降转为上升。上市银行通过加强信用风险防控措施,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和处置力度,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不良贷款双升,处置力度加大。2020年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人民币18,2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411亿元,加权平均不良贷款率从2019年末的1.47%上升至1.50%,增幅为0.03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0%,较上年末上升了0.13个百分点;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8%,较上年末下降了0.12个百分点;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58%,较上年末下降了0.15个百分点;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上年末上升了0.02个百分点。



贷款逾期率持续下降,延期还款风险需关注。尽管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但逾期贷款率呈持续下降趋势,由2019年末的1.70%下降至2020年末的1.4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由1.36%下降至1.26%,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由2.09%下降至1.80%,城商行由2.88%下降至2.19%,农商行由2.08%下降至1.62%。



贷款分类更加严格,逾期与不良比率下降。受不良贷款率上升而贷款逾期率下降的影响,全部上市银行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率同比有所下降,由2019年末的115.85%下降至99.31%。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由98.86%下降至83.70%;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由130.76%下降至121.54%;城商行由165.77%下降至139.12%;农商行由141.02%下降至108.87%。



不良处置加快耗用拨备,拨贷比由升转降。由于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耗用的贷款减值准备增加,上市银行2020年末加权平均拨贷比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至3.18%。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拨贷比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至3.19%,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拨贷比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至2.96%,城商行拨贷比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至3.67%,农商行拨贷比较上年末下降0.46个百分点至3.61%。



六、理财转型挑战仍存,理财子公司发展提速

2020年,上市银行推进存量理财业务的整改及转型,理财子公司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持续增长。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收官阶段已至,理财业务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攻坚之战。


存量理财业务加速整改。2020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充分考虑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在坚持资管新规政策框架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审慎研究决定,延长《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过渡期至2021年底,研究提出了“过渡期适当延长 个案处理”的政策安排,同时鼓励采取新产品承接、市场化转让、合同变更、回表等多种方式有序处置存量资产。


理财子公司持续发展。截至2020年末,已有19家上市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各行持续推进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与业务稳步发展,随着理财业务管理向子公司转移,依托母行在销售渠道、客群规模、系统运营等方面的优势资源,2020年各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及产品规模大幅增长。


理财业务转型挑战仍存。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金融带来了冲击,国务院及各监管机构充分考虑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上市银行于2020年稳步推进存量理财业务的转型整改,推动理财子公司发展,以尽快完成净值化转型。2021年作为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影响,上市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理财业务转型仍面临挑战。


存量理财业务转型整改是当务之急。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存量资产的消化仍是需重点关注领域,特别是通过回表、新产品承接等方式处理的资产,如信用风险管理不到位,可能将额外信用风险引入表内或新产品;针对市场化转让的资产,须密切关注处置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发行新产品承接的资产,交易定价公允性、商业条款合理性及信息披露等事项应持续关注。


多元化产品布局。理财子公司在成立之初,考虑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及市场接受度,发行了大规模现金管理类产品,但随着业务发展及各项监管政策的落地,子公司需加强多元化产品布局,完善资产定价及产品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以实现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


健全净值化管理。实现产品净值化管理有助于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净值化管理体系仍是理财业务转型的一大压力。优化投资品估值管理、建立全面估值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管控、夯实投资者意识基础等,以完成理财业务净值化管理。


规范拓展销售渠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理财业务线上宣传力度加大,理财产品销售在适应业务模式转换的同时,也需考虑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加强代销机构的销售适当性管理。2020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配套监管制度,对销售的概念、销售机构范围、产品发行方和销售方责任、销售机构风险管控责任、销售流程管理、销售人员管理、投资者权益保护和信息登记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理财子公司需根据监管要求,加强销售管理,确保合规经营。


七、资本管理压力加大,加速创新资本补充

2020年上市银行盈利增速有所放缓,加之充分暴露风险并加快处置,资本内生积累速度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在政策的支持下,运用多种创新工具,加速推进多渠道补充资本。


资本充足水平整体保持平稳。2020年末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6%,较2019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48%,较2019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5.25%,较2019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水平整体保持平稳。






资本补充压力加大。2020年,虽然上市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水平满足监管要求,但不同类型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出现分化。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最高,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低,农商行资本充足水平下滑明显。


资本补充尚需创新强化。为推动资本工具创新发展,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2021年1月央行会同银保监会结合国内外实践,设计完善了转股型资本债券相关制度。与此前发行的减记型资本债券相比,当风险事件触发时,减记型资本债券将直接减记,转股型资本债券可转为股权并参与发行人剩余资产分配。从国际实践看,转股型资本债券有利于加强投资者保护。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配置意愿,扩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八、深化绿色金融发展,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2020年,上市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入开展绿色金融,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发放绿色贷款等方式支持国家绿色产业发展。而正逢国家“十三五”战略收官以及脱贫攻坚决胜阶段,上市银行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发挥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国内绿色金融经过前期试点先行先试,在制度建设、产品创新等层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和碳金融等,持续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促进社会经济“去碳化”“去污化”发展。银行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产业,通过发放绿色贷款和发行绿色债券等形式开展绿色金融活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加大普惠金融力度。普惠金融对于上市银行,不仅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家对普惠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以及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普惠金融是上市银行改善客户结构、分散经营风险,进而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2020年上市银行继续强化普惠金融信贷服务能力,发挥普惠金融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和对 “三农”、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通过金融科技应用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九、释放金融科技潜能,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0年的新冠疫情扩大了“非接触银行”金融服务需求,上市银行更加充分地意识到数字化业务和智能化流程的发展潜力,也更加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


各上市银行进一步加快金融科技资金和人才投入步伐,主动全面赋能业务转型。金融科技与业务的加速融合以及智慧生态体系的全面建设,为上市银行的业务转型赋予了新的突破路径。


加快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创新,充分释放金融科技转型力量。近年来,上市银行通过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来加快对金融科技的布局。截至目前,已有12家上市银行相继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或确定了长期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招商、兴业、民生、光大、平安、华夏和北京。这些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发展遵循由内而外的轨迹,成立初期以服务集团及集团内部子公司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技术输出、服务同业。


继续加大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长远构建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2020年,上市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加快金融科技资源整合,竞相布局未来核心竞争力。在2020年年报中,多家上市银行延续了始于2019年年报的做法,持续披露了各自在针对金融科技/信息科技资金投入金额及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人员数量方面的信息。虽然各上市银行提供数据的口径略有不同,但普遍都将对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及金融科技人员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空前高的水平。





十、应对挑战抗击疫情,增强韧性主动求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也给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上市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减费让利、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研判风险形势变化,加强资产质量监控;依托金融科技赋能,加速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动担当,共抗疫情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强效有力的措施,旨在稳定金融市场、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增强危机意识,加强韧性主动求变


上市银行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极大的经营韧性,在极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大规模的远程办公,有效地满足了激增的客户需求,全力支持和落实了政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整体资本和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十一、展望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为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上市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上市银行2020年报述及的热词,这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工作部署相呼应,也对未来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零售业务转型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提出,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需潜力预计将不断释放,零售银行转型仍是大趋势。“十四五”规划还特别提出,未来要“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并“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在合规的前提下,未来零售端资产管理及消费信贷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带来巨大市场机遇。上市银行需要积极落实国家重点经济工作任务,发挥金融“源头活水“的作用,支持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实现,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风险防控,守住风险底线。风险防控是过去几年上市银行工作的重点之一,也将是2021年以及未来数年的关键词。


科技赋能金融,加速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指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未来上市银行应紧跟最新科技动态,持续探索科技赋能,有序推进在产品与服务、合规与风控、管理与运营等方面创新应用的落地,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